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终究不会一帆风顺,只会坎坷不堪。

行情不错的时候,自然可以大赚特赚,逐渐发家致富。随着行情一般,赚钱的难度增大,相信无数人都会心生怨气,越活越消极。

这说明了什么?无数人都只能接受富裕的日子,而无法接受稍微差一点的生活。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这个道理。

日子是否好过,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对于未来,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既有最好的准备,也有最坏的打算。

给普通人的建议,不论当下过得如何,对于未来,要做好过“穷日子”的心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对于生活,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心理期待。

人,都会犯一个毛病,过分期待。殊不知,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这一刻有多少期待,下一刻生活就会给你多少伤害。

也就是说,期待跟伤害,这是对等的。比如说一个学生,资质一般,却幻想考上清华北大,这可能吗?肯定不可能。

这就注定,这个学生越是幻想考上清华北大,那他在未来的某一刻,越是会感受到无休止的痛苦和失望。

学生如此,成年人也是如此。有的人幻想升职加薪,年薪百万,殊不知,裁员潮频发,别说升职加薪了,不失业就不错了。

减少期待,才能减少失望。人生,就是如此,事与愿违是常态,而得偿所愿,终究是一场无法触及的奢望。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便是如此。

不要觉得减少期待,就是放弃人生。要知道,减少期待,是为了活在当下,把当下过好。至于未来如何,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过日子,尽量要保持低欲望。

有人会说,为什么我的期待降不下来?因为人之欲望太膨胀了,膨胀到迷失了自我,搞不清楚生活的现状。

接触过一个人。35岁的时候,他觉得公司环境不好,就从公司辞职了。他觉得,自己肯定可以找到下家,找到比前公司更好的单位。

不幸的是,他找了半年,还是找不到下家。首先,没有公司会招聘35岁的准中年人;其次,求职之人增多,岗位不够,造成了严重的内卷。

经历了这些事,他也后悔,为什么自己那么傻,要从原公司辞职呢?现在要想回到原公司,已经没可能了,因为原公司的招聘条件,变得越来越高了。

年轻人还好,不会被职场歧视。而35岁之后的“中年人”,就已经被职场歧视,甚至淘汰了。所以说,35岁及以上的人群,要小心谨慎了。

我们都是普通人,要想稳稳当当过日子,就不要有任性的想法和过高的欲望。人若任性,必撞南墙;人若欲望膨胀,必吃大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能够保守、节省,就不要透支消费。

经历了这几年,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

有的人,遇到了意外,可兜里没钱,就被意外带走了;有的人,患上了疾病,可兜里没钱,也被疾病带走了。有钱未必万能,但没钱,就一定万万不能。

普通人为什么存不下来钱呢?因为他们被“透支消费”的观念影响,逐渐陷入到“月光”甚至“负债累累”的死循环当中。

花钱如流水,很容易,可管住躁动的内心,多存点钱,那就特别困难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人,都认为存钱就是落后的行为。

我反而觉得,懂得存钱的人,才是真的活明白了。普通人本就没有保障,如果连存款都没有,一旦风险将至,不就只能等死了吗?

哪怕不为了自己着想,也该为了一家老小着想。就算自己不需要存款,那家人也需要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熬下去,坚强地苟住,才是真相。

人生,就是一个“熬”的过程。谁能熬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谁中途倒下,谁就会被现实淘汰。

说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在职场中,A员工没了,老板也不在乎,因为老板可以招聘其他的新员工代替他。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也就是说,A没了,除了他的家人会伤心,其他人根本没啥感觉。因为人太多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现实很残酷。

如何才能“苟住”?我的建议是,要学司马懿。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那他就玩“缩头乌龟”战略,防守不出,自己该吃吃,该睡睡,劳逸结合,轻松生活。

这种“该吃吃,该睡睡,劳逸结合,轻松生活”的观念,其实特别适合现代人。越是内卷,我们越要远离内卷,切勿沦为内卷大潮中的冤死鬼。

活着,才是重点。其他的一切行为,都只是手段。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