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方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最重可判处死刑,还可以“缺席审判”且终身追责。此《意见》发布后,给岛内一部分人带来了极大震撼。日前国台办又对《意见》做出了新解释,说明了什么问题?

据“国台办”报道,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被媒体问到台湾一些过去曾主张“台独”、但目前立场已发生转变的人,中国大陆方面是否还会追究其刑事责任。朱凤莲表示,在这件事上会坚持“宽严相济、罚当其罪”,若“台独”顽固分子主动放弃台独分裂立场,不再实施“台独”分裂活动,并且采取措施减轻、消除危害后果或者防止危害扩大,符合相关规定的,可以依法不追究部分甚至全部刑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台办做出这一解释有其现实背景。《意见》发布之后,岛内迅速做出回应,以赖清德为首的一小撮人坚决反对,并做出了一些反制的手段,然而绝大多数岛内民众并未有过激的反应,说明大多数人对《意见》针对的对象心知肚明,这也是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所强调的。朱凤莲表示《意见》从标题到正文,都清晰指明惩治措施针对的是“台独”顽固分子,不涉及广大台湾同胞。现如今,国台办又对《意见》做出解释,给愿意迷途知返的“台独”分子吃后悔药,进一步分化了顽固“台独”分子的基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子兵法》有句话叫“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国台办此次采取的便是“攻心”的阳谋。“台独”分子虽然叫的凶,但是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赖清德的主张既不能代表全体台湾民众,也不能团结所有“台独”分子。《意见》起到的便是分化瓦解的作用:本来就与“台独”划清了界限的台湾民众不会受到影响,而“台独”分子里愿意改正错误的也不会受到处罚,这样下来愿意继续坚持“台独”的便只剩下了死硬分子,但这部分人的数量并不会太多。

在赖清德于自己的就职典礼上发布了“台独”言论之后,大陆方面接连展开了好几轮行动,《意见》的发布更为这些行动的成果做了铺垫。如今压力来到赖清德这边,以他为首的致力于推进“台独”的人,是否能够团结起来顶住刑事责任的压力继续推进“台独”?目前来看外部势力无法在官方层面给予赖清德一点帮助,这种压力要赖清德自己承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意见》发布后岛内的态度,更让外界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岛内一些人对于《意见》的攻击,恰恰说明《意见》戳到了他们的痛处。对于这部分人,国台办的新解释有助于让他们找到新的方向。某些自认为曾发表“台独”言论,导致“无路可走”的“台独”不坚定分子,国台办给了新机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要知道,《意见》所规定的内容是实打实的,“最重可判处死刑”这一消息有多大分量不必多说,在“台独”道路上走到底,只会面临来自大陆的惩戒。目前趋势也很明显,大陆对台政策正愈发强硬且不会轻易终止,目前仍在叫嚣“靠军事实力才能达致真和平”的赖清德是否能扛得住这种压力?我们不妨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