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将军是我党不可多得的军事家,虽然屈居大将之首,没能评定为元帅,但是他的军事能力从来没有人敢于质疑。在战场上同样战功赫赫的林总就和粟裕非常聊得来,只要两人聊起军事问题,那么话匣子打开了就很难再合上。

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以三万多人的劣势兵力,迎战装备精良的十多万美械国军,却创造了奇迹取得胜利。战后,毛泽东曾将粟裕的战报通报给各战区,而位于东北的林总自然也收到了一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粟裕的战绩和战法,林总在啧啧称奇的同时,并不知道粟裕能够带着部队留下,并且打出如此精彩的战例,全都因为他的斗胆直陈,敢于向毛主席提出不同意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粟裕又是如何拒绝中央军委全体通过的决议,向党中央毛主席斗胆直陈自己意见的呢?

拒绝中央西进指示,先打内线,取得苏中七战七捷

1946年国民党背弃和平协议,悍然出兵进攻我党解放区。此时国民党蒋介石手中握有数百万雄兵,并且他的部队都是由美军援助和日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遗弃的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中军力充沛,武器装备先进,使得蒋介石的内心十分膨胀,再也不需要什么和平的幌子来掩饰自己的野心。在进攻我党解放区时,他调集了国军序列中百分之八十的兵力,足足190多个旅的兵力,企图一举消灭解放区,全歼共产党的军队。

眼看形势骤然危急,和平的曙光再也盼不到了。为了应对蒋介石的凶残进攻,中央高层频频开会,商讨对策,毛主席认为:“蒋介石决心已定,他要大打,恐怕难以挽回了。

正确判断蒋介石企图之后,中央又从战略全局出发,认为:“大打之后六个月,如若我军大胜,则可议和;若胜负相当,也有可能议和,若我军失败,则无可能议和。”从这个判断来看,我军彼时力量相对较为弱小,还是主张希望同国民党议和,争取和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是盲目求和,而是带着手段的。毛主席向来主张以斗争求合作,以斗争求和平。为了粉碎蒋介石的进攻,迫使他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中央确定了如下的战略方针:

蒋介石重点往北攻击,而我军则反其道而行,转而出击外线,重点向南,以外线作战的胜利逼迫蒋介石议和。

中央谋划已毕,各地方的解放区都要开始行动。中央军委给华野的指示很明确,要求粟裕谭震林,带着不少于十五个团的主力部队,离开苏中根据地,出击津浦线,配合陈毅麾下的山东部队作战。此时,陈毅也电令粟裕迅速率领主力西进淮南,自己则奉中央指示携部队南下。

不过,中央军委下达的这条命令和粟裕原本的计划截然不同。在接到中央军令之前,粟裕已经在苏中前线部署防务,准备迎接国民党军的进攻。然而,等到中央命令到了,粟裕吃了一惊:中央竟叫他们放弃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紧急找来参谋长刘先胜和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三人一块研究留在苏中和离开根据地去往淮南作战的利弊。粟裕是不愿意离开苏中的,至少目前不能。他分析了苏中根据地的优势,认为苏中根据地物产丰饶,地形复杂多变,我党我军用血肉开辟的根据地,在这里已经经营多年了,群众也非常拥护和支持我军。眼下根据地至少面临十五个旅的国军进攻,我军完全可以依托根据地进行防守,这比离开要有利得多。

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等人也觉得一枪不放就撤走,不合适。部队都是当地百姓供养起来的,直接放弃这块根据地,会让百姓心寒,更会使得部队士气受损。粟裕也点头同意,但是军令如山,如何才能让中央军委知道他们的想法,并且收回成命呢?

最后三人商议,紧急起草电报分别发往中央、陈毅和华中局三处,陈述利害关系。粟裕考虑到,自己的这个想法,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华中野战军几万人的作战任务,得赶去华中局和那里的战友们再商讨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驻扎在淮安的华中局,粟裕见到了张鼎丞邓子恢以及谭震林。四个人一合计,很快达成一致,支持粟裕提出的意见,决心要从实际出发来执行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于是1946年6月29日,他们又起草了四个人联名的电报,分别发往新四军陈毅处和中央毛主席处。

陈毅收到了粟裕等人发来的电报,他并不赞同,给中央发去的电报中附上了新四军军部的意见:华中野战军的主力应立即西进!

毛主席看着书案上意见截然相左的两份电报,陷入了沉思。毛主席看了粟裕的电报,一时半会也没能下决断。直到30日,毛泽东分别发出了两份电报,一份给粟裕他们,要求暂缓调动,等待中央和陈毅商酌后再行通知;另一封发给了陈毅,称“粟裕所言,似有理由”,并希望陈毅他们研究后给出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粟裕他们的理由非常正确,但是中央原本的计划早已制定,如何决断,中央军委的领导们绞尽脑汁思虑了好几天。

7月4日,蒋介石军队对南线的围攻迹象越发明显,军情越发急迫了!中共中央在关键时刻,终于发来指示:“现在内线打起来,打几个胜仗,再转移至外线,在政治上更为有利!

毛主席特别嘱咐粟裕,要争取在内线多打几个胜仗,从中发现敌人的弱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