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蓝字“重远投资观”关注我哦!

最近,知识星球里向我咨询高考填志愿的问题多了起来。我也感受到了部分提问者的焦虑。

不过焦虑本身并不是问题,这恰好说明焦虑者活在未来。反观我身边的一些过来人,回看过去,却只能看到那一条注定的命运之路,所剩的只有抑郁,他们,活在过去。

以高考生的视角来看,看到的是前途无量。但以我一个中年人的视角回看,看到的却是那些老一辈名校生,身不由己用尽一生却只图一个活着的现实。

年少之时,觉得无所畏惧,而等人近中年,真正明白事情真相之时,子弹却已正中眉心。

那么,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来看,我们和年少之时的认知差异究竟在哪里?

如果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也许,对于现在的高考生和年轻人,是会有启发的,也能避免一些悲剧。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一句话,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也在语文课本上学过《范进中举》。从课本,到书籍,再到影视剧,似乎都在给我们灌输一种只要把书读好,就能成为人上人的观念。

古人说的确实也没错,这是因为古代把书读好,确实是给官做的,这符合他们那个时代的逻辑。但我们这个时代就完全变了。

现在我们把书读好,只是为了更好的物化自己。以便走上社会时能卖出一个更好的价格。

说起物化,这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理想和情怀,但这却是真相。对于一个不能拼爹的普通人来说,你不物化自己,你对别人就是没有价值的。你又要怎么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如果我们说的更深入一点,在体制外的商业社会,人是分为两种的,一种人物化自己,出卖自己的才华和时间,希望能找到一个出高价的买家。另一种人购买他人的才华和劳动,然后组织起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前者,是人力市场的被消费者,而后者,是消费者。

以这个视角再来回看我们的学生生涯,不管是中小学的学科竞赛,还是考上名校就读某个专业。我们都只是在“物化自己”的赛道上竞争和内卷。

那么,对于一个充满抱负的年轻人来说,他就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分为这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物化自己”的赛道上内卷,获得名校文凭或竞赛奖项,向买家证明自己,并卖出高价,参与到社会分工当中。

第二阶段,是在合适的时机,蜕变为操盘手,开始购买他人的时间和才华。

第二阶段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和赛道。但很不幸的,是大多数年轻人并未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反而在“物化自己”的赛道上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从而造成了悲剧。

而造成悲剧的根源,正在于“物化自己”赛道上的鲜花和掌声,以及其父母视野的局限。使得年轻人迷失了自我。

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江苏的首位化学奥赛金牌得主,是一个叫王庆根的年轻人。但很不幸的是他在40岁时选择了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看他的履历,他在化学上从南京大学本科读到斯坦福博士毕业,总共花了11年的时间。但最后就业时,却选择了计算机。据他的反馈,是因为当程序员的收入更高。

然后在40岁时,因为被老板逼迫,工作压力太大,而选择了自杀。

从王同学的经历看,他在化学上,从本科到博士深耕了11年,这一路也伴随了鲜花和掌声。而当他到了美国,意识到市场需求是程序员时,这11年的学习生涯,可以说就是被浪费掉了。

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富创造力的11年。

如果,我们能提前意识到,我们学生生涯的竞争和内卷,本质就是在“物化自我”并向市场提供劳动力产品,那么市场需求就会是我们在“物化自我”赛道中,唯一的指挥棒。

市场需求决定收入,而不是你的才华和能力决定收入。

我想,这就是填报志愿重要性的真义。

但我要说的,却不仅局限于此。因为无论是进入体制内,还是进入商业社会,物化自己的门槛,其实并不高。我们在这个赛道上争个第一根本就毫无意义。

那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物化自我,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如果战略出了问题,战术上再勤奋,也是于事无补的。

就比如上面例子中的王同学,因为勤奋所以本科跳级了一年,三年拿到化学学士学位。但从最后的工作看,这11年依然是被浪费掉的。

并且据我观察,战略上出问题的名校生,是大有人在的。而战略错误的根源,大多是因为在物化自我的道路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比方说,大学时期为了奖学金,把门门功课学到优;再比如,在职场为了获得高绩效,把自己打磨成一个高效的零部件。这背后,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这些才是你最宝贵的资产。

你在物化自己的赛道上做到极致,不过是能从颁奖者那里获得荣誉,却殊不知,颁奖者才是高出一级的操盘手。

而“物化自我”最终悲剧的根源,就在于物品本身,是会折旧的。这也正是王同学40岁自杀的根源。

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就会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致力于未来从物化自我到操盘手的蜕变。

第二条就是一辈子物化自己,当一个劳动力商品,这当然也没什么错。

但最怕的,就是当事人的自我认知和需求错位。因为当一个劳动力商品没问题,但只要是商品就会折旧,就几乎一定会遭遇到中年危机。如果对未来的预期低,认识到自己就是个商品,那么危机也就危机了,日子总能过的。

就怕学生时代受到的表扬太多,自我认知过高,结果中年危机时过不了心理上的那一关。那么就悲剧了。

但有些人可能并不甘为一个商品,所以我们还是要对第一条路,也就是蜕变为操盘手之路,简单展开说一下。

首先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要知道,你在学生时代获得的所有奖项,所有荣誉,在你考上名校的那一刻,就全部结束了。

基于国内名校这种严进宽出的制度,你没有任何必要在物化自我的道路上继续精进,而是要及时转变为操盘手思维。

所谓操盘手思维,就是自发去发掘市场机会,并在学习中主动选择有用的学科学习,而对于其他的,能混个及格就足够了。

为了奖学金或是成绩排名去浪费时间精力,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指导我们行为的,依然是操盘手思维。

你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学习专业的学科知识,而是把你所学专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全部找出来。

先找该行业的券商研报去阅读,搞清楚整个行业的产业链是什么样的,每个产业链节点上都有哪些上市公司,他们又有哪些客户和供应商。

然后再把这些产业链上公司的年度财报和招股书,仔细的通读一遍,这些报告会告诉你,这些公司是怎么赚钱的,他们的高管在思考什么,他们的经营策略是怎么样的,要达成什么目标。

当你读完了这些材料,你才算打开了上帝视角。然后你就可以开始思考,你可以从产业链上的什么环节切入,是可以有较大概率最终能成事的。

这就是操盘手思维。

带着这些思考,再去选择性的学习专业性知识,选择性的去就业,蜕变为操盘手的成功率就会高出很多。

当其他人把时间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更好的物化自己,毕业后成为公司的一个零部件,并为绩效去努力把自己打磨成一个更好的零部件时,他一定会收到很多表扬。

而你的操盘手赛道,注定没有表扬和荣誉,并且是孤独的。

但这种表扬激励的即时反馈,不过是哄骗牛马的障眼法。

受奖者的能力再突出,也绝对是不可能高出颁奖者的。

他们在顺应规则而自认优秀,而你却在努力创造规则。

有些路,刚开始难走,却是越走越宽的。

后记:

看当下的社会,中小学的鸡娃赛道,也是内卷到了极致。而牺牲了孩子所有的童年时间,最后却只是为了几十年后向买家证明孩子的高性价比。

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在包括童年在内的每个阶段,体验人生美好的,而不是为了牺牲一切,去争当那个未来最高性价比的牛马。

如果不能及时地认清这一点,就可能会导致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

那就是,孩子从学生时代到职场时代,每一个微观的阶段,他都是收获鲜花和掌声的,他都是成功的。

尽管他在每个阶段都是成功的,但他的整个人生,却是失败的。

当他在物化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到终点,当身体机能开始下降并因失业一夜返贫之时,他回过头来再次看向他的人生时,才会明白,他究竟做错了什么。

很多时候,败局早已注定,只是结果要很长时间才会显露出来。

全文完。既然已经看到这里,请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我们另开设有知识星球,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先点击以下知识星球的介绍链接看一下:

(知乎4300赞)

(知乎2900赞)

(知乎2800赞)

这个是加入星球的二维码: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跟我以及3900多个朋友一起,共同探寻投资和财务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