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非粮化”问题的严峻挑战,重庆市奉节县大树镇积极应对,依托“1234”工作法,精准施策,有效破解“怎么挖?”“谁来种?”“种什么?”3个难题,高效推动整改工作,确保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粮食生产的活力。截至目前,2023年度变更调查国家监测疑似流出任务1085.7亩,完成整改土地1131.97亩,超任务46.27亩,已全部实现耕作;2024年度市级预判耕地流出“非粮化”图斑任务2467亩,完成2228.84亩,进度达90.34%。

建立“一”个体系,凝聚整改合力

重庆市奉节县大树镇建立“1+2+16”工作体系,成立1个工作专班,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下设“ 非粮化 ”和“ 非农化 ”工作小组 ,分片明确业务指导员,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制定“非粮化”问题整改工作计划、解决重大问题;16个村(社区)分别成立村级工作小组,由联系村领导担任组长,驻村干部与村(社区)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已召开专题会议7次,发布通报7期,解决疑难问题68个,确保整改工作有序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树镇耕地保护及流出整改工作情况通报

做到“两”个精准,确保整改实效

一是精准核实图斑。对照上级部门下发的792块“非粮化”图斑,逐地块进行摸底核实,全面掌握图斑的实际情况,梳理细化五类整改措施:复耕利用427个图斑2103.19亩、套种间种57个图斑513.34亩、平衡利用153个图斑292.29亩、暂不整改155个图斑317亩。二是精准制定整改方案。指导16个村(社区)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非粮化”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整改任务、方法、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整改工作依法依规、稳妥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树镇2024年耕地“非粮化”问题整改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班组织各村支书、驻村干部召开现场会交流先进经验

抓住“三”个主体,激发整改活力

一是鼓励引导群众自行种。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采取免租、种植补贴、化肥补贴等措施鼓励有意愿耕作的群众将房前屋后和自有土地进行耕作。目前,已发动1200余户农户自行耕作土地2000余亩。二是引进培育种粮大户流转种。通过组织“大户+散户”“村级集体经济+散户”等模式,由村集体统一流转收回撂荒土地,采取土地流转费“三年两免一减半”或“两年一免一减半”等优惠措施流转给种粮大户耕作,以此抵扣整治撂荒土地费用。现已引进培育种粮大户71户,种植面积23486亩。三是集体经济组织兜底种。对于耕作难度大、零散的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使用复垦资金整治,并进行耕作,达到规模的申报种粮大户,截至目前,已有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申报种粮大户,种植面积1400余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树镇老龙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种植豆玉复合种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磨村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落实“四”项政策,强化整改保障

一是耕地地力补贴政策。利用微信群、村村响广播、院坝会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耕地地力补贴最新政策,按照不种不补的原则,抛荒地将不予补贴,鼓励群众多种植,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开展上门宣讲700余次,预计落实地力补贴265.92万元。二是种植大户补贴政策。由镇政府牵头搭建服务平台,鼓励村集体经济带动大户积极参与流转土地、种植粮食,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申请,降低土地再次撂荒的风险。2024年发展种粮大户71户,种植面积23486亩,预计争取补贴400余万元。三是粮油示范点补贴。通过打造示范点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和农户积极性,已累计打造万亩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片1个、百亩示范片11个,争取补贴74.96万元,惠及大户24户。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灌溉设施、生产便道等基础条件不足,相对集中连片面积50亩以上的区域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等综合治理,实现“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截至目前,已实施上磨村、大树村、关山村高标准农田改造1053亩,已申报岩仙、槽木、石堰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000余亩。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王若瑄 通讯员 田威 陈登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