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秋季的一天,正在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的李鹏趁着周六休息的时间前往延安杨家岭看望父母的好友蔡畅陈云等人。

从延河东岸的延安大学到杨家岭,路途颇远,必须翻越好几个山湾才能到达,全靠步行前往的李鹏可以说是一路风尘仆仆。不过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的杨家岭之行,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的驻地,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众中央领导同志都在这里办公居住。年仅14岁的李鹏跟随陈云在中央食堂吃饭时,有幸见到了毛主席,在同毛主席一番交谈中,他却依靠一句话获得了毛主席的青睐,以至于毛主席惊讶的对陈云赞叹道:“这娃娃了不起,要好好培养,以后会是个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鹏究竟和毛主席谈论了什么,使得毛主席对这位年仅14岁的中学生留下如此高的评价?

这一切还得从李鹏的父亲李硕勋说起。

李硕勋,1903年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富裕家庭中,祖上经商家中富庶,使得李硕勋从小就衣食无忧。

虽然李硕勋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族中,但是他却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样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在家中长辈的教育下,李硕勋自幼就开始读书识字。

1919年5月,刚刚升入中学的李硕勋得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后义愤填膺,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在这场席卷全国的运动中,李硕勋结识了一大批思想进步的新青年,他的思想深受触动。

后来,他在成都省立一中读书时,在吴玉章(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的熏陶下,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发生改变,马克思主义的萌芽在他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硕勋年轻的时候

由于他多次参加学生运动极大地触动了军阀的利益,遭到当地军阀的通缉,李硕勋被迫背井离乡前往外地求学。

1923年,李硕勋辗转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这个马克思主义氛围浓厚的学系中,他先后听过瞿秋白恽代英蔡和森等一众中共早期领导人的讲课,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坚定了他从事革命运动的信念。

1925年夏,在“五卅运动”中表现出色的李硕勋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学生联合会会长,成为全国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后来在一次活动中,李硕勋结识了进步女学生、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的妹妹赵君陶,年龄相仿志同道合,又同时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两人逐渐相知相爱,走进婚姻的殿堂。

北伐战争爆发后,李硕勋在党组织的派遣下前往张发奎的第四军25师中担任政治部主任(副师长是叶挺),弃笔从戎,投身于军事斗争中。

1927年8月1日,担任第11军25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李硕勋在叶挺聂荣臻等人的领导下参加率部起义,并在南下广州过程中担任起义军的后卫,与朱德周士第组成前敌委员会,在三河坝地区阻击国民党钱大钧部的追击,为起义军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鹏父亲李硕勋

1928年10月,李硕勋和赵君陶的第一个孩子降生,由于李硕勋在浙江担任代省委书记,从事革命运动,直到孩子出生半年后,李硕勋才回到上海。

李硕勋第一眼看到这个孩子就十分喜爱,“给孩子取名字了吗?”他向妻子赵君陶问道。

还没有,等你回来呢。

他在我们李家是“远”字辈,不如就叫他李远芃吧。

听到这个名字,赵君陶不假思索地吟出了白居易的一句诗:“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

就这样,这个小孩取名叫李远芃

1931年,李硕勋被党组织派往广东担任省委军委书记,就在他渡海前往海南指导武装斗争的时候,由于叛徒出卖,李硕勋在海口遭到国民党的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硕勋赵君陶合照

在狱中,李硕勋受到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用自己不屈的意志与敌人做顽强斗争,即使双腿被生生打断,他依旧未曾吐露出党组织的丝毫秘密。

三个月后,穷尽手段的敌人没有从李硕勋的身上得到半点情报,恼羞成怒的他们将李硕勋残忍地杀害,临刑前李硕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后英勇就义,年仅28岁,而他的孩子李鹏还不到四岁。

李硕勋牺牲后,已经怀有身孕的遗孀赵君陶带着李鹏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见到了中央军委委员刘伯承。对于赵君陶母子的遭遇,刘伯承十分同情,“君陶,你下一步作何打算?

赵君陶回答道:“听从组织安排。

刘伯承思考了一会继续说:“我们考虑过了,你现在怀有身孕,还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如果到苏区去,那里的斗争环境很残酷,不合适。

紧接着刘伯承又说道:“我们建议你还是先回四川,那里是硕勋同志的老家,他老家里还有亲戚,而且你的哥哥也在成都,可以照顾你,等过一段时间组织会派人与你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鹏三岁时留影

就这样,赵君陶带着李鹏和刚刚出生的妹妹李琼在组织的安排下回到了四川老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