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暑假眼看就到了,大家有没有提前准备好片单呀?没准备也没关系,米粒妈给大家想着呢。

四大名著有多重要,不用我再说了吧?

语文教材里,有一章是专门的“四大名著节选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就是四大名著单元。节选了四大名著的经典情节: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和红楼春趣。其中重点篇目是前两篇。

可以说这四部书,是默认孩子们都得掌握的。并不是你感不感兴趣,愿不愿意选择性去看的问题,而是必须都要看。

米粒妈读书的时候,先读完《西游记》和《红楼梦》,《三国演义》一直没能读进去,等到了初中阶段才读的。不过现在小学语文教材选取了“草船借箭”,还是重点篇目。所以在小学阶段,我让米粒把《三国演义》也读完了。

《三国演义》中的阴谋阳谋、每次战役中人物的忠奸,以及东汉末年那段历史背景,都是咱们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可不分老少。

我来给大家几道题感受一下画风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受到了吧?对名著的掌握程度,应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在日益加大,也就是说,读个皮毛都不够了,得对经典战役和主要人物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行。

这就是新课标要求的“整本书阅读”,这不光是日常学习的重点,更是未来中高考的核心要求。

再来看这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不是瞬间具象化了?在读完名著(或者看电视剧、听评书也行)之后,孩子要对朦胧混乱的内容有一个更加精准的梳理,就需要借助纪录片的力量了。

米粒妈发现了一个很不错的三国纪录片:《三国的世界》,央视出品,一共就6集,每集50分钟左右,非常容易刷完。

但是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战役和人物的梳理都能到位了,非常适合孩子看。

另外,米粒妈还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四大名著的题目汇总,领取方式大家撸到文末才能看到哦!

我们先来说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著的细节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绝对是常看常新的,米粒妈常年把袁阔成版的《三国演义》评书放在收藏夹里,时不时点开听一听,总能探索到更多的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多细节呢?我总觉得曹操对关羽的感情是凌驾于欣赏、敬重之上的一种感情,甚至是爱情。而且我还喜欢对比最强大脑郭嘉和诸葛亮的谋略特点,喜欢研究这俩人究竟谁的大脑更胜一筹。

所以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热爱吃瓜的人能把四大名著精读到什么程度,哈哈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央视出的这部纪录片,我也是毫不犹豫就刷完了六集。跟着权威的史学家一起探索《三国演义》的细节,真的是太爽了。

每集都是一个单独的话题,分为:大江东去意未销、星落秋风五丈原、横槊悲歌观沧海、义薄云天垂九州、一江南北真豪杰、良史演义共三国。

光是看题目,就能知道这都是谁的专场了吧?

第一集是对三国割据的一个综合的概述,里面干货巨多,考点密集;第二集就是咱诸葛丞相的专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集,那必然是一代奸雄曹操的专场;第四集义薄云天一看就是关二爷了。

第五集着重讲男神周瑜,对赤壁之战也是很细致去讲解的,最后一集是演义和正史的一个对比,能让孩子们不要入戏太深,更加客观地去还原这段真实的历史。

可以说这六集下来就很全面了,但还是建议让孩子先通读《三国演义》,然后再看这部纪录片,帮助会更大,而且会更有感觉。

不仅讲解历史,片中还有很多经典传承方面的记述。

比如马连良的京剧唱段中,把关羽的官衔唱成了“寿亭侯”。后来有人提意见,说是“汉寿亭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对关羽忠义的表达就差很多了。

马连良二话不说把刚出的专辑全部买了下来并销毁了,重新录制了新专辑,加入了这个“汉”字。

也是纪录片中的这个细节,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入理解关羽“降汉不降曹”的忠心。

另外,如果这几位的人物专场看得不过瘾,还可以去看纪录片《赵云》,这是赵子龙大专场,一共10集,每集才12分钟,可以直观感受骁勇善战的赵云的一生。(我知道很多人粉赵子龙,哈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片不仅讲述了最经典的长坂坡单枪匹马抱孩子七进七出,从乱军中成功救出婴儿版阿斗刘禅的故事,还深入挖掘了赵云内心的情感世界。这部赵子龙纪录片米粒妈也觉得很值得一看,可以作为《三国的世界》个人专场的一个补充。

如果还想看更多人物专场,没关系,咱也有。这部《中国古代名将》里,几乎能满足你对看人物专场的所有诉求,毕竟每个孩子读三国都有喜欢的人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兴趣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米粒妈就很喜欢三将军张飞,虽然没人懂我的点,但我每次重刷袁阔成《三国演义》评书,听到张飞的部分还是能笑出来。

《中国古代名将》的第44集就是张飞的人物专场,还有马超、张辽、姜维这些人。这部纪录片里提到的名将不止三国时期的,它涵盖了历朝历代的名将,可以让孩子看个过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典战役和主要人物

《三国的世界》中很多知识点都特别有用,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仔细挖掘了。

比如“狭义的三国从曹丕登基算起,广义的三国从汉末黄巾起义算起”这个知识点,就被旁白特别随意地娓娓道来,但是如果你捕捉到了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严谨而且重要的知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曹操的诗词,很多都非常经典。比如《短歌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观沧海》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但是他所做的《蒿里行》,称得上是对三国整个历史时期的一个全景式的概括,非常具有历史的参考价值。

所以看纪录片真的可以get新知识点有没有?因为只有看了,你才会去关注《蒿里行》这首诗,否则它就很容易被忽略掉。

另外,三国是成语俗谚的一个重要发源。(考点这不就来了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鱼得水、初出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身在曹营心在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都是三国的典故,它简直就是个隐形的成语大全啊!看这题你就更有感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通读一遍原著,肯定没有这么系统的成语总结,孩子也很容易落下。但纪录片把重点都给你总结完了,是不是超级方便?

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经典战役和主要人物。主要人物不用米粒妈多说了,大家去认真刷完每一集,这些大佬一人占一整集的专场,足以让你把他的生平了解个明明白白。

然后就是经典战役和各种名场面,米粒妈给你罗列下来哈: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卧龙凤雏;诸葛亮舌战群儒、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空城计;曹操煮酒论英雄,关羽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陆逊火烧连营;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纪录片里全都有,直接去看就行了。

但是米粒妈还是要再次强调,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最好是通读过《三国演义》的,片中对主要战役的讲解,也是基于你已经对战役的具体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的基础,然后史学家们帮你深化解读。

所以如果是没看过《三国演义》的孩子,不建议先看纪录片。

如果实在看不下去原著,也不愿意听评书、看电视剧,那也要看看漫画版的《口水三国》动画片。然后再通过看这个纪录片来深化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立正确的史观

米粒妈一直给大家安利历史纪录片,就是因为我觉得孩子应该尽早树立正确的史观,越早树立,就能越早对这个世界有更加精准客观的认知,而不至于陷入主观的偏见和窠臼之中。

我觉得这很重要,对指导孩子一生都有用。因为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要足够客观,分析利弊的时候才能更精准,这都是历史教会我们的宝贵经验。

这部纪录片好就好在它非常注重对客观的揭示,它不单单是一个知识点汇总,也不单是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解读,而是对东汉末年那段历史时期中,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会进行一个客观的点评。

比如他提到诸葛亮北伐,结合《出师表》的内容,可以看到这是诸葛亮对理想和承诺的坚守,以及对集体和主义的一个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他的聪明,后果他是料到的,但是他依然北伐,因为那是曾经跟刘备做过的承诺。

士为知己者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他的承诺,他必须践行。这也正是后世人崇敬诸葛亮的原因,因为他的智慧之上,还有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崇高的信仰。

对曹操的点评也很客观,史学家们并没有说曹操是绝对的奸雄,还是一个历史功绩卓著的谋略家,而是非常多元地解读了他这个人的是非功过。

比如他每一次犯下罪责,屠杀无辜之后,都会写诗来忏悔,这也可以看到他作为战略家和作为人的两种人格切换。

当然,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言论,他滥杀无辜的既成事实,使他背上历史的骂名永远也翻不了身。

但史学家们又说了:

他违背了儒家正统,虽然人们不否认他的历史功绩,但还是给他背上了奸雄的骂名。

一味地尊刘和尊曹都是不够客观的,是谬误。

我就希望孩子们看这样的历史解读,因为本来人就不是非黑即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中说,三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参与了塑造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一种文化,也就是说,中国人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历史渊源可以从三国时代开始追溯。

粒妈之前给大家还推荐过一个好看的纪录片:《妖怪转》。

所以这就是学历史的意义啊,以史明鉴,其实是适应这个世界最好的捷径了。

这部片也是特别客观地评价每一个经典妖怪,比如很多人认定九尾狐就是一个狡诈、邪恶的化身,但是这部片里就给狐妖正名了!三千年前的商周时代,妲己和狐狸没有任何关联,“狐妖”起初是美好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米粒妈超喜欢的纪录片《玄奘之路》,讲述的是玄奘法师西行求佛法的真实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西游记》里的唐僧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但是要了解真实的历史,就要以《玄奘之路》这样的纪录片做补充,总而言之,演义和史实是两个概念,它们同样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