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4日,2024年欧洲杯在德国正式揭幕。这场体育盛宴,不仅让绿茵场上的竞技热情高涨,也带动国内夜经济逐渐升温。各大餐饮品牌和商家纷纷瞄准这一商机,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务和促销活动,让球迷们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也能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幸福感。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应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合作,以更好地发展体育夜经济。

欧洲杯点燃夜经济

冰品冷饮外卖量环比增长100%

2024年欧洲杯激战正酣,球迷们的热情不仅点燃了绿茵场,也带动了夜经济的发展。饿了么数据显示,欧洲杯开赛以来,0—4点间的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30%。尤其是德国队开启的首场揭幕战,直接拉动6月15日凌晨2—3点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32%。

球迷小张告诉记者,“由于时差关系,欧洲杯的大多数比赛都只能在深夜观看。我有时候要熬到后半夜,饿了就会点外卖来满足自己作为‘夜猫子’球迷的口腹之欲。”

记者注意到,消费者选购的外卖种类十分多元,其中冷饮、啤酒、水果等商品的购买量有着显著增长。具体来看,6月15日至17日,饿了么平台上夜宵时间段内冰品冷饮的外卖量环比增长100%;运动饮料、啤酒、预调配制酒则分别增长60%、50%和42%;荔枝、桃子、西瓜、杨梅等应季水果的夜间订单均环比增长超过150%。

除此之外,热门夜宵美食也迎来增长。开赛第一个周末,钵钵鸡、港式火锅、牛肉饭、卤煮、烧烤、鸡架、螺蛳粉等多品类订单量在饿了么平台上均环比增长30%;年轻人必备的奶茶和咖啡夜间外卖量也环比增长超过20%,这背后离不开女性球迷消费的增长。据悉,欧洲杯开赛后,夜间订单中女性球迷的占比提升。尤其在凌晨订单中,女性消费者的外卖订单量明显高于男性消费者,分别环比增长32%和25%。

餐饮品牌、商家齐发力

“深夜食堂”受关注

随着欧洲杯赛事的激情上演,各大酒店、酒吧、音乐餐吧、烧烤店等纷纷瞄准这一商机,积极发力夜经济,为球迷们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夜间观赛体验。

记者看到,北京凯宾斯基酒店推出了“欧洲杯足球狂欢夜”活动。酒店内不仅设有沉浸式巨幕观赛设施,让球迷们仿佛亲临现场,还搭配了自酿普拉那啤酒、德式咖喱香肠等美食,让球迷们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德国风味。

除了酒店,酒吧和音乐餐吧也成为球迷们夜间消费的热门场所。上海森贝格啤酒花园餐吧推出欧洲杯看球赛消费活动,据悉,这里不仅有德国风情的啤酒花园,还有温馨舒适的室内用餐区。比赛期间,餐吧推出欧洲杯套餐,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美食需求。

当然,夏夜也少不了烧烤的陪伴。记者了解到,多家烧烤店纷纷推出欧洲杯夜宵服务。其中,山东莒国古城烧烤街备受关注,成为球迷们狂欢的天堂。只见炭火在烧烤摊前欢快地跳跃着,餐桌上的美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球迷们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畅饮着冰凉的啤酒,眼前的大屏幕实时播放着欧洲杯赛事,紧张刺激的比赛画面与现场氛围相得益彰。

此外,一些商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挖掘欧洲杯比赛期间的夜经济潜能。例如,通过直播电商等方式,展示店铺的特色美食和夜间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以赛事为媒

持续激活夜间经济

近年来,体育赛事与夜经济的结合愈发紧密。不少城市通过举办比赛,激活了夜间经济。而未来如何更好地发展体育夜经济,成为各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教师李乐虎认为,体育夜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与市场的良性互动,“第一,强化制度供给,提升政府‘放管服’能力。‘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应针对体育夜经济的发展需要持开放态度,同时将实际管理变成实际监督,对参与体育夜经济的企业做好监督工作;第二,强化夜间体育的消费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建构良好的服务环境,完善晚间体育消费服务的基本流程。另一方面,强化对失信行为的监管,建立完备的投诉-处理-反馈机制,加强晚间体育消费行为的诚信监管。”

“发展体育夜经济不是某一个部门或团体可以独自承担的事情,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广泛参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已然成为倒逼政府实现创新性治理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建立体育夜经济的多方参与机制。首先,政府要针对体育夜经济展开市场调研。做到帮扶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适当放宽引进条件,提升市场的积极性。其次,政府需让利于市场。将传统的治理结构转变为横向治理和多元治理,给体育夜经济的经济主体充足的盈利空间。第三,应拓宽群众的参与渠道。体育夜经济的消费主体是群众,建立群众对夜晚体育消费反馈的渠道,既可以为体育夜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业内人士表示。

文|记者 卢 岳 □ 王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