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网上一个女生的自述,引发了很多网友的激烈讨论。

这位女生说,身边的人都很羡慕她,因为她有个对她非常好的老公。

好到什么程度呢?

在一起九年,她好好吃顿饭都会被夸奖,吃完一碗饭还奖励100元;

她脚上破了点皮,老公立马去买创可贴给她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睡到中午没回信息,老公会回家看看她是不是病倒了或者做噩梦了;

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饭,老公煮的永远都是她爱吃的菜;

逢年过节回乡下吃团圆饭,她更是连菜都不用洗一下,因为老公会帮着她做......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是一年两年对她这么好,而是九年都如此。

但最近,女生偶然间发现,老公对她那么好的同时,居然频繁出轨,和多个前女友藕断丝连。

甚至在和前女友去旅游的时候,还担心女生一个人在家睡觉会害怕,打电话让妹妹过来陪她。

得知真相后,女生内心挣扎了许久,最终选择了分开。

虽然摆脱了渣男,但女生难掩痛苦的心情:

“从19岁到28岁,是我的整个青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偶像剧般的开头与狗血的结尾,让网友们纷纷为女生打抱不平:

“这种人不进娱乐圈演戏太浪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生活中这种“表演型伴侣”并不少见,只是TA们隐藏得太深,我们很难发现。就算发现了,也很难相信和接受,甚至会产生非常大的心理创伤。

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

为什么有人能做到“一边爱你一边又伤害你”呢?

如何判断自己的另一半是不是“表演型伴侣”?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好好聊聊:

亲密关系中,比“不爱”更可怕的,是“表演爱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中,有个人格类型叫做“表演型人格”,也称为“戏剧型人格”指在社交场合中喜欢吸引注意力、表现自己,并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特征的人格类型。

表演型人格的人,喜欢在公众场合中表现出自信和外向的特质,通常对他人的赞赏非常敏感,倾向于寻求外界的认可和喜爱,并努力满足他人的期望。

在追逐赞赏和表演的过程中,TA们可能会面临一些心理困扰,如自我价值依赖、社交焦虑等。

表演型人格最核心的特点,是情感表达丰富、行为浮夸,懂得投其所好。

这种特质,往往也会被TA们带到亲密关系中——分外渴望得到伴侣的重视,并希望让众人看到自己的“痴情行为”。

文章开头提到的“渣男”,就是一个典型的表演型伴侣。

在女生的朋友们看来,他是个“模范老公”,将老婆宠进骨子里,给她提供源源不断的情绪价值;

在女生的家人眼里,他是个靠谱的“好男人”,一切以老婆为中心。

殊不知,这只是他的一种表演习惯。他将婚姻与表演混为一体,习惯性地付出并打造深情人设,然后在感动伴侣的同时,实现自我感动。

然而,这还不是最渣的“表演型伴侣”。更渣的表演型伴侣,会在外表现得很爱你,时刻扮演无辜的受害者,实则是亲密关系里的“绿茶”。

朋友小青的前男友David,就是这样的。

小青刚和他谈恋爱时,觉得一切都很梦幻,处处洋溢着甜蜜的感觉。

因为David不仅长得帅,在追求小青的时候,还特别卖力,经常给她制造浪漫和惊喜,成功立下了“专一靠谱”的好男人人设。

两个人一起吃饭时,第一口菜永远让小青先吃;小青不喜欢吃蒜,David每次都会帮她全挑出来。

俩人同居后,David也很主动承担家务。即使出差,也会第一时间去给小青买她喜欢的化妆品。

更让小青有安全感的是,David的朋友圈几乎都是关于自己的内容,根本不用担心会有“情敌”找上门。

但没多久,小青发现David变了。

“他开始把家务都扔给我做,对我也没那么热情了。我原本以为只是爱情的新鲜感褪去,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狠狠把我打脸了。”

有一次,小青来月经,肚子痛得她蜷缩在沙发里。

David却在一旁打游戏,不管不问。

“后面我实在太难受了,让他帮我冲杯红糖姜茶。但他冲好后不是立刻端给我,而是先拍了个照发朋友圈,还说了句‘女朋友觉得这个比热水好用’。”

更让小青感觉不对劲的是,几次与双方朋友的聚会中,David都表现得非常热情,在朋友们面前与小青各种秀恩爱。但散场后,David对小青的态度,就变得很冷淡。

在一起半年后,小青还是向David提出了分手。

双方的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人觉得小青太“作”:

“这样的完美伴侣哪里找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让小青更无语的是,David当时还发了条朋友圈,显得自己很委屈:

“不知道自己哪点做得不好,但希望你一切都好。”

小青后来跟我吐槽说:

“原来恋爱关系里,也有这么绿茶的伴侣啊......”

心理学家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提到:亲密关系中,表演型人格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恋爱初期,其一切行为都很戏剧化,会让异性很梦幻,让对方产生完美爱情的幻想。

这是因为在关系初期,表演型人格者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往往很擅长压抑自己的本性。

但表演终究是假的。时间久了,这场表演总会结束或被戳穿。进入到亲密关系稳定期和深水期时,表演型人格很难体会到更深层的恋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就会露出真面目。

所以,“恋爱表演”终究会结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觉得,我就是你要写的‘表演型伴侣’,只不过我演得更真实一点。”同学小Z在我采访他的时候如实说道。

小Z和前女友谈过一段时间的异地恋。他坦诚地告诉我,那段时间他觉得自己天天都在演戏:

每天机械性地发早安晚安,分享一些事情;

晚上和她视频通话,让她看看我在干什么;

睡前还会给她唱歌,哄她睡觉。

“其实感觉自己是有点渣的,因为我把这些当成了任务。我会把每天需要做的“恋爱任务”记录下来,完成了就打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豆是她的猫,受访者供图△)

“她觉得我很爱她,但其实她更爱我......我承认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想听到她抱怨我不关心她,会很烦。所以我需要演一下,才能让她不作。”

我好奇地问:“那后来你们怎么分手了?”

“因为被她发现了我在演。她有天突然跟我说,她觉得我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喜欢她,感觉像和AI谈恋爱。我当时很心虚,就反驳了她。我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我已经尽力在维系这段关系了。”

我继续问:“你和初恋会这样吗?”

小Z耸耸肩,无奈地说道:“不会,在初恋面前我是很真实的一个人。其实我挺自私的,希望博得她的关注又不想花太多时间在她身上。最终她提了分手,后面我就变成这样了。可能潜意识也是担心自己又被骂渣男吧。”

我想起心理学书籍《如何拥抱一只刺猬》中的一段话:

亲密关系里,表演型人格者总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到借口。尽管对方觉得他有诸多错处,但他总能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明明感觉不到爱,却要承受外人的羡慕这就是和表演型伴侣在一起,最累的地方。

其实,很多表演型伴侣的内心都非常需要“归属感”。TA们认为自己的存在感很低,因此,为了吸引别人注意,不得不以夸张的方式表现自己。

然而,归根到底,正是因为表演型人格没有归属感,才难以发展出深层的信任感和爱。

TA们像个小丑一样在伴侣、其他人面前卖乖,也只不过为了避免受到伤害。这是TA们的生存方式,也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固有的相处模式。

由此看来,TA们虽然“狡猾”,但也有可怜的一面。

当然,恋爱中的人也许就不这么认为了——如果那些情感都是表演出来的,那么还能算是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表演型伴侣有诸多不好,但有时候适当的表演,对关系也有一些好处。

有个叫杨三岁的主播,被女友戏称为“杨褶子”。

褶子和女友是青梅竹马,他很会整活儿逗女友开心:

女友睡到日上三竿,褶子会气势汹汹地拉开窗帘,然后从背后变出一束玫瑰花;

两个人外出拍写真,褶子会耐心地给女友全身涂好防晒霜;

女友因为最喜欢的杯子碎了而难过,以为褶子会觉得她矫情时,褶子却说:“我知道你是很念旧的人。”

有网友说褶子剧本多,但女友的戏也不差。

但有更多的网友感叹:“上辈子需要做什么好事,这辈子才能获得同款褶子!”

在亲密关系中,受荷尔蒙的影响,随着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双方的激情都会慢慢减轻。

所以如果因为爱对方,而适当地“演一下”,通过“演”来增加激情,也不是件坏事。

褶子肯花时间、花精力、花技巧去“演戏”,而女友也愿意配合。尽管有“演”的成分,但那些让人感到惊喜的瞬间,不就是点亮黯淡日子里的一束光吗?

虽然婚姻是一段漫长而容易无趣的旅程,但稍微在其中添加一点点“演”作为催化剂,就可以打败“无聊感”,带来“满足感”。但这一切,要基于还有爱的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遇到了真正的“表演型伴侣”,察觉到对方已经不爱你,甚至伤害你,那么最好的方式,肯定是远离。

但如果你的伴侣没有任何道德上的问题,只是受“表演型人格”特质的影响,喜欢表演,那么《如何拥抱一只刺猬》这本书中提到的3个办法,也许能够完善你们的亲密关系:

1、理解对方:戏剧化的行为是正常的表现

如果你爱上了一个表演型人格的伴侣,并想与TA继续交往下去,在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对方,理解TA的戏剧化行为是人格使然。

TA不分场合地吵闹,向他人炫耀与你相处的点滴,都是TA获得自信、避免沮丧的方式。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表演型人格的行为比较可笑,而你作为TA最亲密的恋人,尽量不要去嘲笑TA的表现。

因为,看起来自信满满而内心脆弱的表演型人格,往往非常在意身边人的看法

2、给予舞台:尊重其表演

多变的情绪、“戏精”化的表现,都是表演型人格获取他人关注的方式,如果你尝试阻止TA的行为,TA可能会碍于面子有所改变,但并不会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甚至会在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变本加厉。

所以,你不妨把TA的一些行为当作是舞台效果,允许TA表演,而你是TA最好的观众。不要打断TA的“演出”,不要将TA从自己的幻想中强拉出来,而是适度配合TA表演,呈现出TA期待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把握好度,不能对TA的表演视而不见,更不能一味地让TA沉浸在虚无的表演中。

3、适度纠正:告诉其正确的做法

在与TA相处时,你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慢慢地纠正对方的行为,对TA偶尔表现出的正确行为给予赞赏与认可。

当TA表现出过度戏剧化的举动时,你可以忽视,但TA的行为正常时,你需要给予鼓励。

因为TA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关注,所以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对方慢慢改掉自己的戏剧化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大部分表演型伴侣,或多或少都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

因此,TA们通过“恋爱表演”来掩饰自身的不足,用表演的行为去生活、做事、交际。

然而,爱不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给予”。

所以,表演型伴侣更需要学会接纳真实的自我,学会建立可信任的关系,学会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压抑内在,只维持“表面的美好”。

如果你是表演型人格,不妨尝试卸下伪装,慢慢接近真实的世界。

你会发现,即使不表演也没关系,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夏木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unsplash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演出来的爱,终究无法带来真实而深刻的亲密。当假性亲密无法满足人对深度联结的需求,关系就容易走向终结。

如果你也发现过伴侣“表演”的迹象,产生了信任危机,甚至关系已经出现裂痕,想要改变和修复,那么不妨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耐心倾听你的烦恼,帮你梳理困扰的成因,发现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你能解开关系中的难题,转变不良的相处模式,收获健康的亲密关系。

壹心理现推出亲密关系主题咨询活动,为你选擅长解决亲密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师,缓解矛盾。原价600元/次的心理咨询,现在首次咨询立减300元!

点击下方海报,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