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罗斯通讯社6月26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与匈牙利外交与经济部长西雅尔多通电话。

西雅尔多表示,在7月1日匈牙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将会推动欧盟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发展。因为在欧洲对华贸易限制的过程中,欧洲提高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性措施以及惩罚性关税,导致欧洲的市场竞争力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西雅尔多会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段视频讲话指出,匈牙利承诺将继续致力于中欧不会爆发关税战和贸易战,这会导致欧洲丧失数十万个就业机会。匈牙利希望整个中欧通过“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推动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中欧如果在经贸关系上爆发冲突,这也可能引发欧洲的环境保护问题,经济绿色转型问题等。

这一说法针对的是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了针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裁决,该裁决初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电动车征收从17.4%到38.1%的临时反补贴方案。这些临时反补贴措施,将会在7月4日正式生效。

从西雅尔多的这一表态来看,在欧洲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增加额外关税倒计时6天之际,这已经是中国和匈牙利为了解决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做出的最后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很明显,在欧洲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打压行动上,中国自然会采取一系列的反制措施。包括对从欧盟进口的排量在3.0以上的传统燃油车征收25%的额外关税。除此之外,中国也对原产自欧盟的白兰地以及猪肉等农畜牧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这些调查都将在今年7月4日欧洲对中国的新能源电动车反补贴调查正式实施之后,将被正式提上台面。

对于欧盟来说,这同样是难以承受的代价,因此欧洲也释放出了愿意“和解”的态度。

6月2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与访华的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举行会晤,中国希望哈贝克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中欧双方的相向而行。

而哈贝克则表示,中德两国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以及受益者,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既不利于中国,也不利于欧洲。加征关税是处理中欧经贸关系最为糟糕的手段,只会导致中欧贸易恶性循环。因此哈贝克主张希望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中欧贸易上的争端,并且希望中欧双方能够通过协商和谈判的方式,找到解决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欧洲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心知肚明,因为欧盟提出的“反补贴调查”,并且延伸出来的针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的产业补贴,并不符合WTO贸易规则。

实际上,中国在发展一些产业时,的确是产业导向,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为新能源电动车提供了大量补贴。因为这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发展自身优势产业的通行做法。即便是欧洲和美国都被包括在内。比如美国推出的《通胀法案》,本质上就是通过国家提供大量的资金,为美国本土企业提供产业补贴,发展本国的优势产业。而欧盟对农业的补贴,每年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因此,“产业补贴”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衡量的概念,一方面在新技术在萌芽阶段,本身就需要国家大量建设配套设施,以及提供发展资金,几乎所有新兴产业的发展都包含了这一阶段,美国和欧洲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如何判断一个国家对产业的扶持对另一个国家的产业构成了冲击,这同样是一个难以判断的标准。因为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全球对新能源电动车的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全球依旧处于一个增量市场。

换句话来说大家都是各凭本事,看谁能在这个市场中拿到更多的份额。增量市场就意味着竞争实际上并没有存量市场那么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市场份额依旧堪忧,说到底依旧是欧盟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不够的问题,而不是中国对新能源电动车进行所谓的“补贴”。

本质上来说,欧盟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的“反补贴”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美国的施压甚至迫使欧洲不得不在对华贸易上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欧洲究竟是想要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执意发动一场对华贸易战,还是说和中国重归于好,一切将会在7月4日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