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四川县(区)委书记访谈

南充市高坪区委书记陈多平:擦亮“天下曲流高坪·世界丝绸源点”品牌

人民网南充6月28日电 (记者李平、王波)近日,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指导的“向‘新’而行 五区共兴—人民网全媒体四川10城行”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南充市。

在此期间,高坪区委书记陈多平接受了人民网专访,分享高坪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实施“改革深化年”行动,以及抢抓国家战略重大机遇、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占新赛道,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都市圈新型卫星城的实践和成就。

人民网记者:感谢您接受人民网专访。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5年。请您介绍一下高坪区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充高坪加快建设“大城门户、森林城市、活力高坪”。高坪融媒体中心供图

陈多平:近年来,高坪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省级临江新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探索在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开放合作等领域率先突破,加快建设“大城门户、森林城市、活力高坪”。

一是强化产业同链。锚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主动融入成渝协同发展。制造业方面,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千亿产业和丝纺服装、装备制造、汽车汽配三大百亿产业,主动承接成渝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近5年来累计签约制造业项目70个,总投资558.85亿元。

二是促进交通互联。不断完善“公、铁、水、空”四位一体交通体系,成达万高铁(高坪段)、成南高速扩容、成渝北部多式联运国际港等内外大通道建设加速推进,高坪机场三期新建航站楼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成功开行泛亚铁路—中老班列(南充号),成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北向出川、南向出渝”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

三是推动文化共兴。积极融入成渝文旅大市场,持续加大文旅宣传推介力度,深挖嘉陵江文化、丝绸文化,加快推进嘉陵江文化产业园等引爆性项目建设,打造六合丝博园、中法农业科技园、凌云山等核心景区,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实现与成渝地区文旅产业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我区成功摘得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入选2023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天下曲流高坪·世界丝绸源点”品牌更加响亮。

四是深化人才共融。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三环研究院与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川东北金融中心联合西南财经大学搭建嘉陵江金融智库、微金融培训学院、金融高峰论坛等“五大平台”,有力助推金融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人民网记者:我们了解到,四川省委对“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作出战略部署后,高坪区结合实际做了一些探索实践,请您分享下高坪推进“五区共兴”的具体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充高坪加快建设“大城门户、森林城市、活力高坪”。高坪融媒体中心供图

陈多平:高坪区紧密结合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努力在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中走在前、作贡献。

一是推进制造强区。鲜明“产业为本、工业当家”导向,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三年攻坚行动,聚力培优电子信息这一“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丝纺服装、高端装备制造、汽车汽配“三大骨干产业”,汇集资源要素,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技改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三环集团跻身中国“2023新经济企业TOP500榜单”,溢辉电子入列“2023年四川省新经济企业100强榜单”。

二是打造开放高地。坚持以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开放、大开放带动大发展,加快申建南充综合保税区,大力推动四川自贸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验区建设,高质量运行保税物流中心(B型),2023年进出口贸易额跃居全国33位,迎来了千亿物流大时代,城市门户地位愈发彰显。

三是筑牢生态屏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以嘉陵江为主轴,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廊道体系建设。临江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有序实施,入选全国第三批EOD模式试点项目,总投资49.3亿元,城镇雨污管网分流全面完成。

四是加快城乡融合。扎实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市场、基层治理“六个一体化”,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统筹发展丝纺服装、文化旅游、会展经济等主导产业,以城带乡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深入推进“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人民网记者:高坪区明确“中国柔都”的总牵引位置,请您介绍一下高坪在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制造业方面有哪些探索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充高坪加快建设“大城门户、森林城市、活力高坪”。高坪融媒体中心供图

陈多平:我们坚持制造强区、产业兴区,以建设“中国柔都”为总牵引,以柔性电子为产业发展重点,聚焦电子信息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一是做大园区载体。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柔都·南充临江新区柔性制造产业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大土地收储,强化园区土地供应,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功能和配套设施,推动园区提质扩容、提档升级,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9.7万平方米。

二是做强主导产业。深化精准招商、延链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基金招商、国资领头招商等模式,成功招引弘鑫云创“百亿级”柔性电子等一批关联度高、带动性强、集群发展的项目落地,集聚三环电子、弘鑫云创、溢辉电子、川晶科技等电子信息企业20余家。大力实施“贡嘎培优”“提质壮干”“扶幼育苗”计划,培育壮大三环电子、弘鑫云创等骨干型“链主”企业。目前,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总产值超过全市电子信息类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三是做优服务保障。建立产业“链长制”,实行“一条产业链一位区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项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常态开展制造业“一季度一拉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限时审批、企业投资备案项目“日办结”等服务。持续放大“企业家日”“清风茶座”等活动效应,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连续2年获全市县域营商环境综合测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