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

《新华日报》苏州观察·城乡

刊发文章

《十全街,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姑苏区全力推动古街升级焕新

十全街,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眼下,去十全街逛逛正成为苏州市民和外来游客心中的热门选项。

十全街位于姑苏区双塔街道,因旧有十口古井,这里原称“十泉街”。这条河街相邻的古老街区,从苏州颇具情调的“酒吧一条街”发展为“玉器一条街”“服装一条街”“咖啡一条街”,总能在不同时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抓住流量风口,及时做好业态创新是十全街实现长红的密码之一。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属地街道的推动下,十全街大力发展“网红经济”“首店经济”“特色经济”,以优质产品筑牢文旅市场新优势,逐渐蜕变为集聚丰富文化消费体验场景的网红潮流街区,并以主街为中轴线向外延伸,联动周边街区实现共荣共生,成为古城里不可忽视的一颗明星。

繁华主街创意出新

6月3日,由著名作家陆文夫在1995年创办、承载着众多市民美好回忆的老苏州茶酒楼历时3个月改造,携崭新面貌再迎各方来客。

位于十全街中部的老苏州茶酒楼曾是外界了解苏州美食文化的一扇窗口,如今焕新归来的它致力于将这扇窗口做得更大,让更多人看见苏州的人文饮食之美。据老苏州茶酒楼总经理金洪男介绍,老苏州茶酒楼2.0版本更加重视对老店文化旅游属性的挖掘,不仅以“陆文夫的一天”为主线,串起苏式早餐、正餐、下午茶和文人夜宵四个板块,荟萃苏州城里的美味,还在一楼专门辟出评弹演出的空间,营造出扑面而来的姑苏气息。“老苏州茶酒楼的重生离不开政府和街道的帮助,他们贡献了很多金点子,并适当在房租上给予优惠,我们一定不负众望。”金洪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一条竞争激烈的网红街区,不仅有经营几十年的苏味老店面向市场积极谋求转型,还有越来越多的独立年轻品牌为了吸引流量而“花式整活”,让整条街区涌动着时尚的脉搏,迸发出青春的活力。

周六下午4点,位于十全街东侧的Zemo餐厅如往常般飘出了动听的音符。小提琴、大提琴、簧管等乐器演奏者齐聚餐厅二楼阳台,通过默契配合,用音乐为古城增添一份浪漫氛围。不久前,屡获亚洲Best 50酒吧殊荣的The Union Trading Company落户十全街,专业的服务品质吸引不少爱酒人士驱车百公里前来古城感受微醺。今年迎来成立十七周年的啡舍咖啡,联合专业调酒师团队,推出内容更丰富的“夜酒”活动,每晚8点接续咖啡的情绪供给,为市民游客带来轻松舒适的酒场氛围。“啡舍开业那年,星巴克才刚刚进驻苏州。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十全街业态几经变化,并跟随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模式,现在十全街重新焕发青春活力,我们也要跟上潮流求新求变求突破。”啡舍咖啡主理人何晴说。

一面是老苏州的烟火人间,一面是Z世代的时尚潮流。多元包容的十全街上,留有无限可能等待人们挖掘与探索。

后街经济活力涌动

与人来人往的十全街主街不同,充满古意的背街小巷不仅十分安静,还隐藏着丰富的人文故事和许多只有当地人才了解的宝藏小店。眼下,凭借十全街主街产生的流量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市民倾向于来到后街小巷,看看滚绣坊内的叶圣陶故居,带城桥下塘的苏州织造署旧址,吴衙场深处的红豆山庄,顺便走进巷子里的特色小店消费一笔、闲磨时光。

位于带城桥下塘的新中式旗袍店——笙莲,已经开了近7年,积累了一批回头客。小店主理人林林介绍,她学的是服装设计,因为觉得在苏州织造署对面开一家自己的中式服装店特别有意义,所以看房子时一眼就相中了这里。热爱传统文化的林林在经营之余,时常择机开放一桌下午茶,邀请新老客人们来店聊天、试穿旗袍,一起看看她从国内外淘来的中式小物件,希望在经营之余,把这家小店打造成一个轻松有趣的美学空间。

既有传统的韵味,也有新潮的表达,这样的化学反应还在其他后街小巷里不断发酵。位于吏舍弄10号、由伯乐中学旧址改造而来的M+“驻这里”创意设计产业园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通过释放出15%的面积作为整个产业园的商业配套,M+“驻这里”引入了法式创意面包店、火锅店、私厨小馆等潮流业态,积极打造潮牌后街、美食后街、秀场后街。“位于后街的产业园比较安静,也方便停车,很适合我们去做一个慢节奏的店铺,一天可以做到一万元左右销售额。”产业园内的网红店主理人祝兴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挨十全街的乌鹊桥路,自从引入“乐村项目”后,也逐渐转型为“繁花感”满满的文艺街区,与十全街迎来共荣共生。每当暮色四合,霓虹渐渐亮起,路边的创意餐饮店、潮流买手店、餐酒吧等一个个小而独特的文化消费空间便闪亮登场,与周边朴素的民居相依相伴,呈现出市井与时髦并存的有趣景象。

主街繁华热闹,后街安宁静谧,一动一静之间,一幅独属于十全街的“双面绣”徐徐展开。

精致街区触手可及

十全街是古城居民重要的生活休闲去处,也是外地游客体验古城文化生活的重要旅游空间。当下,姑苏区正全力推动十全街改造升级,聚力打造更具底蕴、更具特色、更具人气的古城保护更新示范街区。

在年初闭幕的姑苏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陈秀雅递交的提案《从人文经济视角加快提升十全街品质的建议》成为了今年的“1号提案”。半年来,全区及属地街道聚焦十全街改造更新这一项系统工程,从人行道板改造、景观节点铺装、立体停车库建设、街区宣传引流等方面,列出了一项项任务清单,分批次分时段开展实施。

如今走在街上,一项项变化可观可感。随着沿线街灯逐段点亮、共享单车取用点新增、港湾式停车点开辟、一排排特色花箱优化调整……十全街年轻态的氛围感浓了,游客们的便利性高了,老百姓的烟火气也更足了。6月29日,实现阶段性焕新升级目标的十全街还将举办开街仪式,以崭新面貌链接招引更多极具“年轻力”的标杆项目,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在古城集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全街,沉淀着古城的文化底蕴,蓬勃着古城的朝气活力,是古城生命的一部分。“十全街区改造提升项目揭开了古城焕新发展的新篇章。”双塔街道党工委书记倪俊表示,未来,街道还将通过公共硬件的提升,管理力量的整合,服务方式的优化,走好十全街区精细、精致、精微、精雅之路,向着历史文化与现代潮流交相辉映的精致街区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