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中国道路最本质的特征、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成功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审视这一重要命题和叙事的时候,我们需要从文化、历史、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维度思考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方能理解开辟这一道路和模式何以中国。

领导力量强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具有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这已经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困难挑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制定“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反观西方政党,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只有“捍卫自由民主人权”的虚伪口号;各党的竞选纲领,没有治国理政的长远蓝图,只有短期执政的虚伪承诺;所谓“民主”的政党轮替制度,逐渐演化为一场按商业规则运作的政治推销活动,更没有改变国家政权是由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尤其是其中的大资本集团控制的实质;竞选时说得天花乱坠,上台后常常失信于民,致使不少早期本来已经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因为没有强大的领导力量,越来越步履维艰。

文化传统独特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过的这句话,为我们解开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令全世界关注的中国之谜指明了方向和出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5个特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深镌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特色,根源于“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的人本理念、“生生不息”的仁道理念、“参赞天地”的人本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特色,传承着“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政治理想、“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品格;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特色,彰显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理经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色,蕴含着“天人合一”“取之有度”“民胞物与”的生态智慧;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色,赓续着“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止戈为武”的民族基因。放眼全世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独特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和底色,让这条道路彰显出浓郁的中国味、浓厚的中华情、浓重的华夏韵。

理论创新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论述的“两个结合”,是百余年来我们推进理论创新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的独特优势。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第一次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关键的政治基础和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不断进取,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前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新战略,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无比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极具号召力的精神力量,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创造奇迹。反观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则缺少科学理论指导。不同政党“你方唱罢我登场”,观点为个人主义呐喊、思想为殖民掠夺鼓噪、理论为少数人筑基、政策为资本开道、经验成为裹挟世界其他民族发展的羁绊。所有这些资本主义思潮,都挽救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衰落。伟大的实践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人民价值取向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致力于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共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动力就在于人民的积极性与首创性,其根本价值彰显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和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式现代化是资本利益至上、少部分人攫取大多数人利益的现代化。法国学者在《21世纪资本论》中对西方国家分配变化趋势的研究表明,财富不平等现象在资本主义历史上长期存在,当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将继续恶化下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高度重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在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斗。这条道路也将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世界意义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价值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过分地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征服,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招致自然界的报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过去十年,我们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居全球第一,城市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使得“增绿”“护蓝”工作取得突出成效,为人民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率先在世界上作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比较而言,西方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上教训很多。西方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升,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加强,在资本逐利本质助推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惨痛案例时有发生。以20世纪发生的“全球重大生态环境污染事件”为例,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等,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核泄漏、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多个领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尽管今天西方有的国家环境治理也有很大成效,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警醒深刻,是教训而不是经验。

贡献人类和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和独特优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崇尚公平正义,这种文化基因深深镌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明显超越了“西方中心”的思想禁锢、“资本逻辑”的价值扭曲、“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和“异质冲突”的文化观念,中国没有发动过一场对外侵略战争,没有占领过一寸别国的领土,没有控制过一块海外殖民地,没有掠夺过一份海外资料。我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守正创新,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了一条有别于“现代化=西方化”的道路,我们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的福音,是世界上那些既想发展自身又不想依附别人的国家和民族的机会和希望。

作者系四川省纪委监委驻四川农业大学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四川农业大学纪委副书记、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王志强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