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十三姐

昨天我参加了新高三家长会。

我赶紧把这一里程碑事件发到了读者群,好多人说:“什么!你儿子已经上高三了?!”

在他们心里,我儿子仿佛昨天才刚从小学毕业,怎么这一眨眼就高三了呢。

确实是高三了,这些年囫囵吞枣,如梦似幻。

连我自己都觉得稀里糊涂的,甚至想对自己幸灾乐祸:“没想到啊,你也有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会开了3个多小时,老师还没说完要点,我的肩膀已经开始疼了。

自从学了心理学,不管哪儿不舒服我都觉得是心理问题,比如这个肩膀疼,很显然,就是焦虑引发的躯体症状啊。

治疗焦虑很有效的方法有几种:1. 躺下休息,2. 运动放松,3. 冥想。

在家长会现场,很显然前两种不能用,那就只能冥想了。

于是我在开着家长会的大礼堂里试图打坐,专注呼吸,想象我是一座大山.......

还没开始想象,老师开始宣布暑假作业。

唉,语数外三座大山,压根不需要想象。

不过说实话,其实我们的家长会开得很温和,内容没有什么一惊一乍的,甚至连给家长的几句忠告都和过去十年没啥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张图好像从小学一年级一直看到高三,大差不差。说真的,直到今天,我才开始真正体会到这短短几行字的深刻内涵。

小学生的妈不一定做得到,因为孩子还小,不怎么开窍,家长虎一点没啥问题。初中生的妈也不一定能做到,因为才刚到青春期的入口,施展淫威还是有空间的。高中生的妈甚至也不能完全做到,因为每个人都有情绪短板,跟娃斗智斗勇在所难免。但是对于高三学生的妈来说,是一定能做到了。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专家说了,高三是最关键的一年。

从小到大,不同帮派的专家觉得每一年都是“最关键的一年”。直到现在,坐在了高三家长席位上,看他们说小学三年级是关键,初中二年级多重要,高中一年级的重要性......我已经笑而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三家长会,能来参加的都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该发的脾气都发过,该展现的卑微也都没落下,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技巧都试过,该软硬兼施的伎俩也都使过,该烧的香基本也都烧了。

接下来能做的,只剩阿弥陀佛哈利路亚善哉善哉,让我们平稳度过高三吧......

想起当年有人问我《平稳度过一年级》在哪能买到,仿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现在只想问《平稳度过高三》到底能不能来个专家写一写?

整个一场高三家长会,看起来其实非常平静,温和,没有大风大浪,没有大鸡大补,会场上仿佛飘着三个字:“已经到这儿了,大家自己看着办,ok?”

正如北蔡著名虚构主义数学家十三姐夫所言:高三家长会,我都不用亲自参加,光看到这几个字,已经开始焦虑了。

是的,到了高三,不需要老师苦口婆心了,也不用专家来描绘高三的重要性了,我们会自动焦虑的,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中学和小学有很大区别,初中和高中有很大区别,那么高三和所有其他年纪已经在两个星球。

高三家长会开完,你会开始怀念小学时候老师在家长会上表扬哪个同学写字漂亮,夸夸谁这学期进步大,表扬一下这学期的问题活动得了多少奖......但到了这个高三星球,给家长看的只有数据,数据,数据。

数据墙上挂,谱要心中留。

每个高三家长这一年做的就是statistics,然后是love & peace。

理智与感性并肩,柔情与铁腕共举。——这是做不到的......我觉得我能做到的只有少说话,提供不了太多技术上的指点江山,也搞不了过多专业领域的挥斥方遒,能提供的只剩情绪价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又咨询了600号专家,我说高三还没开始,老母亲我已经有焦虑的躯体化症状了,咋办。

结果她说:“不一定,要持续两周都有同样症状才要注意”。

那一刻我发现我的肩膀已经好多了,竟然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失落。

原来我竟然不是焦虑,只是坐累了而已。

唉,娃上小学的时候,我参加什么学校活动,一忙活就是一整天都面不改色心不跳......现在他高三了,我坐着不动三个小时就已经气喘吁吁......

被时间改变的不只有娃的年纪,还有老母亲不耐造的肉体。

所以现在我一时间不知道该关注上高三的娃,还是关注肉体正在退化的自己,想了半天,我先健康高质量地活着吧。

和小学时期“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和初中时“要不成为社会的废物”到高三的“要保重”......到了这个阶段,所有宏大的企图都建立在处理每一件眼前的小数据上了。

育儿的目标变成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