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20岁的未婚男子,竟然“嫁”给比自己大11岁且带着娃的寡妇。

七十年代初期,国家调整了政策,为了大力改善和发展农村的情况,鼓励更多能人志士从城市下乡,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因此,当时那个年代,有很多知青下到各个乡镇里去,帮助当地人改善生活情况、优化环境,还有些知青会直接留在当地成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其中,就有一个年轻的男知青,他在四川某农村待了两年之后,竟然直接迎娶当地一个大他11岁的寡妇,并且这个寡妇已经有了四个孩子。

甚至直到如今,这个男知青都还守在大山里,和妻儿生活在一起。

很多人好奇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当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知青入赘寡妇家

在四川南江县的一个村子里,生活着一对非常普通的夫妻,二人早已年过花甲,看起来和平常夫妻没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村子里的很多老人都知道,在这对夫妻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一段动人的故事。

时间回到七十年代中期。

当时在这个村子里,曾有一件事引起过全村人的关注。

村子里的佘家寡妇胡庭秀,在这段时间惹上了一个“大麻烦”,乡亲们见了她纷纷指指点点,连带着她和亡夫的孩子,也在背后遭人议论。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造成这一局面的源头,就是下派到村子里两年的知青,一个20岁的年轻小伙子张志远。

这两个人为何会联系在一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打从胡庭秀的丈夫佘林海去世以后,带着四个孩子的她生活过得异常艰难,而住在隔壁的张志远,就多次来家里帮着干活,还顺便教几个孩子认字看书。

这样的情况久了,村子里的风言风语就冒了出来。

张志远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毕竟他是受过教育的,并且自己当时对胡庭秀,确实也没有什么别样的心思,只是希望能尽量帮忙而已。

但是,另一边的胡庭秀,却不是这样想的。

在她看来,张志远这个年轻小伙子,人品好活也干的好,不惧流言蜚语帮助自己这个寡妇,她本来就应该对他心怀感激,怎么能害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胡庭秀觉得,应该和张志远保持距离,让他免受乡亲们的指指点点才对。

等张志远再一次下工来家里,准备帮着干活的时候,胡庭秀将他推了出去,并告诉他,以后都不要再来了。

张志远知道胡庭秀的顾虑,这件事他也考虑了很久,趁着这次机会,他终于下定决心。

当张志远告诉胡庭秀,自己要跟她结婚的时候,胡庭秀整个人都懵了。

先不说两人在身份上的差别,胡庭秀可是比张志远大了整整十一岁,并且还有四个孩子,而张志远才20岁,还有大好的前途在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张志远却执意要和胡庭秀结婚,而且为了不让胡庭秀遭受非议,他决定“拎包入住”,把自己“嫁”给胡庭秀。

也就是说,张志远要入赘到胡庭秀家里。

当胡庭秀看着手里的结婚证,再看看身边的张志远,她才突然意识过来,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为自己这一家人,实在做了太多。

张志远和胡庭秀结婚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村子,所有人都感到惊愕,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找一个带孩子的寡妇,到底图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张志远自己心里却十分清楚,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他来说这样做的原因,不仅是受过胡庭秀一家的恩情,同样也是因为一个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青下乡得邻居相助

到四川南江县下乡之前,张志远是重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

他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加上受到父母的影响,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8岁那年,接受过教育的张志远,决定响应国家的政策,去建设和发展农村,最后,张志远被分配到四川南江县的一个小村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和重庆的距离并不远,但那个年代的交通,远没有现在这样便利,很多知青下乡后需要待很久,才能碰上一个回家的机会。

年轻人的想法总是美好且热血的,张志远以为下乡难不倒他,但是当他亲眼看到农村的情况以后,才发现和想象中有多大的差别。

刚到农村的张志远,对农村生活一无所知。那些和城市明显不同的小房子,那些他根本就不叫出来名字的农具,以及大片大片等待劳作的土地,都是张志远需要学习的项目。

来到农村后,张志远作为知青,需要每天参加劳务耕作,空余时间再帮助一些老乡干些杂活,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城市长大的年轻人,怎么会懂田地里的活计?

就在他苦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的时候,邻居佘林海一家人,向张志远伸出援手。

平时,佘林海会带着张志远一起下田,告诉他如何耕地、播种、收割,而佘林海的妻子胡庭秀,则是教张志远怎么使用农村的灶台烧饭。

这样一来二去的,两家人熟悉之后,佘林海经常和张志远来往,一起下地劳作,还会坐在一起聊天,张志远也会给佘林海讲述城市里的景象。

后来,佘林海直接邀请这个单身的知青小伙,来家里一起用饭,而佘林海家里的四个孩子,也非常喜欢张志远。

因为张志远在空闲时间,就会教孩子们认字,给他们讲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将近两年,大家熟的像一家人,佘林海全家对张志远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张志远心里非常感激。

没有佘林海一家的帮助,初来乍到的张志远,根本无法这么快融入农村生活,所以在他心里,佘林海就是他的恩人、大哥一般。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样幸福平静的生活,会这么短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情重诺在大山度过一生

某天正在田间劳作的佘林海,突然倒了下去,张志远和几个老乡急忙将人送进医院,这才得知,原来因为常年的劳累,加上以前的病症没有及时医治,佘林海已经患上癌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已经到无药可治的地步。

但胡庭秀不能眼睁睁看丈夫死去,她掏空所有家底,尽力维持丈夫的生命同时奔走在医院和家中,一边照顾丈夫,一边忙于家里的孩子和家务。

此时,张志远决不能坐视不理,他将照顾佘林海的活揽在自己身上,帮助减轻胡庭秀的负担。

直到有一天,佘林海像是回光返照一般,和张志远聊了好一会,最后又提到自己走后,妻儿该如何安置的问题。

张志远心里清楚,自己能在这里生存,都是靠着佘大哥一家的帮助,自己必须回报他们,最终他向佘林海保证,一定会尽全力照顾胡庭秀和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佘林海知道,张志远是个靠得住的人,有了这份承诺,他才能放心的走,很快佘林海就撒手人寰。

胡庭秀在张志远的帮助下,为丈夫简单操持完丧事,就成了一名寡妇。

而张志远之所以选择和胡庭秀结婚,也是因为佘大哥一家对他的恩情,以及在佘林海死之前,自己对他的承诺。

所以,即使村子里的人全都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在背后议论,他都不为所动,而是一心想让家里的日子变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最初打算和胡庭秀结婚的张志远,也只是想避免村子里的流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更好的照顾这一家人。

所以在结婚之初,张志远和胡庭秀并没有真的住在一起,两人还像从前一样。

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处一段时间后,两人都对彼此有了真感情,最后决定走到一起,成为一对真正的夫妻。

几年后,胡庭秀又和张志远生下两个孩子,这个八口之家的生活,过得也算是平淡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佘林海留下的四个孩子,张志远也一直视如己出,加上佘林海离世的时候,孩子们也都还小,因此他们和张志远的关系,相处的也非常好,和亲生父子一般无二。

就这样过了几年后,等到八十年代初,各地上山下乡的知青都开始陆续返城,但是张志远却没有回去。

在重庆家里的父母,为了让儿子回家,还将所有的证明材料都邮寄到村子里来,凭借这些东西,张志远就能回到父母身边。

但是为了胡庭秀和孩子,为了当初对佘林海的承诺,张志远最终放弃回城,任凭胡庭秀如何劝说,张志远也没有改变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选择继续留在四川南江县的村子里,这一待就是几十年。

作为知识分子,张志远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因此他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他希望六个孩子都能通过知识,走出大山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过,孩子们没能实现张志远的心愿,他们之中最厉害的也就是读到高中,没有一个念大学的,但是这对张志远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做人能有文化、知礼节的程度,就已经非常不错,他对孩子们并没有太苛刻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如今的张志远早已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和老伴胡庭秀站在一起,再也看不出来曾经年轻的小伙子,和三十岁农妇的差距。

那么,选择不回城留在农村的张志远,有没有后悔过呢?

在这几十年里,张志远时常被乡亲们问到这个问题,他总是笑一笑,表示自己现在妻儿都有,再好的生活也不过如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张志远和胡庭秀的六个孩子,都分别成家,夫妻两人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一家三代同堂,日子过得快活又惬意。

而张志远和胡庭秀一家的故事,也在村子里一直流传,当初在背后指指点点的人,如今都对这一大家人羡慕不已。

对于知青张志远的选择,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