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8日消息(记者 秦立玲)据国家文物局消息,近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

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表示,此次文物返还工作是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最新成果,也是两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框架下的首次成功合作。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阿方对中国人民民族情感和文化权益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中阿两国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打击文物走私、切实履行国际公约的坚定决心和密切协作,为两国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积累宝贵经验。

据介绍,此次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为我国非法出境文物,其中7件青铜甬钟的时代应为春秋晚期,其余陶俑3件、俑头2件、铜蛙1件、铜盔1件,时代在汉代至南北朝之间。2017年,上述文物由阿根廷联邦警察文化遗产保护分部在开展国际刑警组织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国际联合行动“雅典娜行动”中,依据国际博物馆协会与我国联合发布的“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截获。2019年,国家文物局获悉消息后,协调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持续开展工作。2023年12月12日,阿根廷法院作出将14件文物艺术品归还中国使馆的最终判决。上述文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接收后,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文物回运等相关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