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本次研讨会由中宣部宣传教育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指导,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共一、二、四大场馆管委会联合主办,特邀北京、浙江、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贵州、陕西等省市党委宣传部参加。14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开展交流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新时代贡献高校力量》为主题发表演讲,详细阐述了复旦大学在深化伟大建党精神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成就。

“103年前,革命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并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凝练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裘新指出,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高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

“100多年前,建党之时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初心之际,两者都蕴含了觉醒年代自立自强、救亡图存的历史主动,都指向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他提到,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高校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亲历者、见证者、传承者、弘扬者,也是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新的赶超之路上交出更优异的答卷,做出高校的应有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裘新着重介绍了复旦大学在伟大建党精神育人方面的创新实践。他指出,复旦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特别是今年以来,复旦大学通过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推出“强国之路”思政大课,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主渠道,“复旦大学还邀请了优秀党员代表和各行各业领军人物走向讲台,在上海市布点150个左右实践基地,动员超过500名指导教师和8000名学生开展大思政课现场教学。”

此外,复旦大学积极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校史展览、主题教育活动等,通过生动的教学和实践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打造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

他提到,复旦大学地处上海,拥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和红色历史背景。复旦大学积极推动校史文化建设,正在通过规划建设“复旦源”历史风貌区,将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融入校史文化建设,持续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年是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我们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 ‘复旦源’历史风貌区,新的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校友馆正在建设中,将把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融入其中。”

复旦大学加强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合作,由中共一大纪念馆提供300件革命文物。裘新透露,复旦大学计划在明年5月份将这300件革命文物作为复旦博物馆的开馆之展,“通过革命文物展,深入挖掘和展示复旦和复旦人在民族解放和进步事业中的重要贡献。”

裘新还表示,复旦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和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平台作用,“新征程上,复旦大学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伟大建党精神引领航程,用红色基因激励前行,努力建设 ‘第一个复旦’,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