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由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功夫》在全国上映,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在电影中,斧头帮作为反派人物,横行霸道,欺压良民,他们衣着统一,人人手持一把斧头,将地头蛇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尽管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斧头帮一直以反面形象呈现在观众们面前,但在现实历史中,这个组织的领头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民族英雄,就连毛主席也曾亲口夸奖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功夫)剧照

在上世纪20年代,各方势力混乱,时局动荡,也是在这个时候,踊跃出了许多帮会组织,大家所熟知的杜月笙、黄金荣等人,正是这些帮会的掌权者,由于连年战争,地方治安欠缺,使得这些帮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上海租界横霸一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杜月笙,黄金荣这样的租界大佬,却也不敢轻易去招惹斧头帮,甚至连汪精卫和蒋介石,都差点遭到了斧头帮的暗杀。

那么,斧头帮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头,让这么多政坛和商界的风云人物为之胆寒,退让三分呢?而既然是黑帮,那又怎么会被称为民族英雄,连毛主席都要夸赞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功夫)剧照

斧头帮的创立者叫王亚樵,1887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的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中世代务农,但是他的父亲也曾读过几年书,因此成了一名乡村大夫,治病救人的同时,又开了一家棺材铺子赚取一些外快。

王亚樵7岁入到私塾读书,随后拜师学武,17岁时参加晚清政府组织的科举考试,不幸落榜,只能回乡开了一间私塾授教,久而久之,平淡的生活终究压不住王亚樵这颗躁动的心,为了在乱世之中拼出一番事业,他背井离乡,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王亚樵组织了一伙年轻人对乡绅地主进行了抄家,这件事引起了同盟会的不满,王亚樵一行人也因此遭到了追杀,一路流亡到了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亚樵

为了活下去,王亚樵白天在码头上做苦力,晚上睡在街边的几捆稻草上,风餐露宿,他尝尽了生活的苦难。

本以为自己已无出头之日,只能靠着体力谋生,但长期遭受当地黑社会和资本的打压驱赶,让王亚樵心中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带头发起了抗议。

由于幼时学过武术,又正处年轻气盛之时,王亚樵带领着一众码头工人将看守码头的黑社会们打了个落花流水,还因此一战成名,此后,凡是在上海打工的底层人员,遇到了欺压良民、打家劫舍的事情,就会来找王亚樵帮忙出头,就这样,他在底层社会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1年,同为安徽老乡的李少川找到王亚樵,希望他能利用自己的势力庇护在上海打工的安徽民工,临走前,他送给王亚樵一把崭新闪亮的斧头,对他说道:“上海滩的这些杂碎,一向是些欺软怕硬的主,只要我们的拳头够硬,就不会有人敢小瞧我们。”

简短的几句话,却深深地震撼了王亚樵的心灵,与其这样碌碌无为,倒不如拿起武器,干出一番天地来,于是,他组织起大批劳工,一同成立了“安徽劳工上海同乡会”。

起先,这个组织并不属于黑帮,成员也多是老实本分的码头工人,但由于资本家长期拖欠工资,工人们气愤却又无可奈何,有时甚至遭受打骂,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