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投诉”是人民网重点打造的消费者线上投诉维权服务平台。“人民投诉”开设“消费曝光台”专栏,帮助消费者洞察消费陷阱,助力消费环境建设、提升消费市场服务质量。

“都是生肉啊,小孩都吃了一半了!”据媒体公开报道,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给孩子在华莱士买汉堡时,发现汉堡里有生肉。之后,涉事门店回应由于门店对暑假工培训不到位,确系员工操作失误。

随着暑期来临,食品安全风险攀升,连锁餐饮、外卖、夜市大排档、小吃店、商超、景区等常常成为食品安全侵权的“高发地”。“人民投诉”近期梳理平台内容发现,涉及线上线下食品消费的投诉量明显上升。

其中,反映食物“变质发霉”问题占比较多,如“超市购买一斤文蛤,腐烂变质发黑发臭”“生鲜超市购买的猪大骨发臭,销售员称‘都是早上到 的’,拒不赔偿”“App上购买的榴莲发霉,客服拒绝全额退款”“超市以次充好,售卖不新鲜榴莲,拒不退款”“爆浆泡芙在保质期内发霉变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费者通过“人民投诉”平台反映App上购买八成熟金枕榴莲,到货后发现已经发霉,商家拒绝“退一赔三”。(图片来自“人民投诉”用户)

此外,“吃出异物”索赔难同样让消费者很“心塞”。“人民投诉”用户吐槽:“平台‘放心赔’明确吃到异物必赔,结果不兑现”“吃外卖疑似吃出肠胃炎,商家、平台不理”“直播间里买的烤肠吃出异物难退赔”等。

随着暑期旅游的火爆,诸如“景区奶茶店诱导购买三无产品”“景区农家乐食材不新鲜且坐地起价”“旅行社安排的就餐点与宣传不符,卫生环境太差”等等餐饮质量、服务问题也频被曝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网友涉及线上线下食品消费的相关投诉问题。(“人民投诉”用户投诉截图)

针对上述问题,为保障护航夏日“舌尖上”的消费安全和健康,结合多地消协和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提示,“人民投诉”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

√选购食品要“三看”。

看场所,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件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购买冷藏冷冻食品要到具备冷藏冷冻食品经营项目、储藏条件好、卫生状况佳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购买;

看外观,采买生鲜蔬果、预包装食品时查看商品外观;

看标签,查看商品的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注意食用安全期限。

√外出就餐要“三选”。

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证件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饮单位就餐,尽量不到无证小店、路边流动摊贩、露天摊点用餐;

选食用凉菜、熟食卤味和生食水产品等冷食、生食类高风险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经营单位是否有经营相关冷食和生食类品种的许可项目;

优选提供公筷公勺、餐饮具洁净、倡导文明节俭用餐的“明厨亮灶”餐饮服务单位用餐。

√网络订餐要“三查”。

一查选购商家的证照公示信息、菜品名称、原材料、店铺评价等信息,尽量选取近距离的餐饮单位以缩短食物运送的时间,择优下单;

二查商家是否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收到餐食后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被开启的痕迹、餐食是否被污染等,及时加工或食用,勿长时间存放;

三查商家公示的店面信息是否与实体店铺相对应,谨慎网购凉菜、生食食品和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维权意识要增强。

在进行食品消费时注意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凭证,就餐时发现食品腐败变质、感官性状异常的,要立即停止食用。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尽快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备查备检,同时通过拨打12315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

在“人民投诉”上,有关线上线下食品消费方面的问题已有不少得到妥善解决——

用户68696236投诉:“在食用肉蟹煲时吃出虫子和不明丝状物,商家不愿依法赔偿。”

机构回复:“已与顾客协商沟通处理完成,顾客认可。”

用户36824734投诉:“外卖购买的火锅蔬菜拼盘发臭。”

机构回复:“已完成售后,与顾客协商一致。”

用户26841774投诉:“在旗舰店购入的螺蛳粉吃出虫子,商家推卸责任,不予相应赔偿。”

机构回复:“品牌客服中心已经联系您,处理完结,与您达成一致。”

屏幕前的你如果遭遇类似的消费权益侵害,

欢迎通过“人民投诉”平台向我们反映

(点击下图“一键维权” ↓↓)

如果您是提供消费服务的企业或机构,

也欢迎入驻“人民投诉”平台回应消费者关切,

共建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

(点击下图“一键入驻”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期编辑:崔元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消费曝光台|套餐变套路 装修“水太深”如何躲开陷阱?

· 消费曝光台|低价陷阱、兑退纠纷……“囤旅游”不全是“真香”

· 消费曝光台|“熊孩子”玩游戏氪金,这钱可以退吗?

· 消费曝光台|“0元购”“捆绑销售”……这些买车套路要认清

· 消费曝光台|“柱子票”“被调剂”……近期演出票务乱象“抬头”

货不对板、涨价退单 别把民宿经营做成“一锤子买卖”

“五一”出行消费遇到堵心事儿?来这里吐槽

3月消费投诉热点:3C家电质量、售后问题凸显 网约车变“乱约车”

·3·15特别报道| 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发布“3·15”消费维权数据报告

· 孩子打赏9万多,“人民投诉”帮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