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发现,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两个系统组成:内脏神经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又称为动物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含有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和内脏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尚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自主神经的信息是否在中枢神经里整合、储存?或者说,自主神经的CPU是不是不在大脑里?心主脑?还是脑主心?还是各自主而互相知会一下?自主神经在哪一层次进行整合?在脑干,在脑深层,较原始的脑组织,不在脑皮层。脑死亡的植物人自主神经运行正常。

不过,本文着重谈谈这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与中国文化的“阴阳”概念的关系。

一、交感神经属阳:阳升阴抑

例如,当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反射性兴奋时,除心血管功能亢进外,还伴有瞳孔散大、支气管扩张、胃肠道活动抑制等反应。交感神经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活动时,其主要作用在于促使机体能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在剧烈肌肉运动、窒息、失血或寒冷等情况下,机体出现心率加速、皮肤与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血液贮存库排出血液以增加循环血量、红细胞计数增加支气管扩张、肝糖原分解加速而血糖浓度上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现象,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所造成的。

——推论:皮肤属于阴,血液贮存库属阴,肝糖原属阴;支气管属阳,血糖浓度属阳,肾上腺素属阳。

又如,交感神经系统在环境急骤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力量,以适应环境的急变,这种反应称为应急(激)反应。当剧烈运动或处于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加强,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在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增加。肾上腺髓质直接接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支配,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递质;肾上腺髓质细胞的受体为N型胆碱能受体,分泌的激素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可以增强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因此常称这一活动系统为交感-肾上腺素系统。

——推论:上述这种作用,正是中医所讲的“阳”气的作用——卫外以安内。

再如,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

——推论:胸心肺(支气管平滑肌)属阳,腹脾胃属阴,瞳孔散大属阳,新陈代谢加速而属阳。“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表明内脏功能增强与末梢血管收缩一致。

二、副交感神经属阴:阴长阳抑

例如,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如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那样广泛,而是比较局限的;其整个系统的活动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例如,心脏活动的抑制、瞳孔收缩避免强光的损害;消化道功能增强,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补给等,这些都是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和积蓄能量的例子。

——推论:上述这种作用,正是中医所讲的“阴”气的作用,消化属太阴,生殖属少阴,瞳孔收缩属厥阴……

又如,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

——推论:胸心肺(支气管平滑肌)属阳,减弱则属阴;腹脾胃属阴,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则属阴;瞳孔散大属阳,缩小即属阴。

结论:人体五脏的阴阳,借助于现代医学的知识,也有助于理解!

炎黄国医研学者吴越

2024年6月21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重提示:本文旨在弘扬传统中医经典,传播炎黄国医文化,如果文中出现医疗处方,请勿轻易使用,若要使用医疗处方请依法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

中医博大精深,本文只是发表了笔者感悟的一点点所知所见而已。一篇短文,也不可能表达所有的思想,还需联系笔者的其他文章和著作来理解。

而且,出于对平台规则的遵守,也不发表有关医疗、医案等方面的内容,笔者多是在理论层面展开论述,但不等于笔者只崇尚空谈而不重实践,希望读者诸君理解,在其它合适的场合我们可以探讨各种医学问题。

文中所述,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经方是中医的核心,想要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知识,特别是想深入学习伊尹经方与张仲景经方的朋友,请关注笔者的其他作品。笔者的经验:学中医经方,从伊尹经方开始着手,容易得多,而且,是真正正确的开启方式!有兴趣者,可参阅笔者的著作、文章或课程。

吴越心愿:为想学中医又不得其门而入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医学习阶梯,为学医多年而不能突破尚有很多疑问难解者提供系统明析的透彻解惑,为从医多年而自感不能再提升难以应对疑难痼疾者提供以医入道的升华指引

附1:炎黄国医课程体系

A、普及系列:《“阳主阴从”高效养生法》等自助中医普及课程。

B、针灸系列:《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门一日通》与《周天针灸法-针灸入道一点通》等

C、经方系列:包括由浅入深的《分类讲病》《经方易用》《经方直用》《经方逻辑》等阶梯

其中,《经方逻辑》特别系列:中医经方核心课程-中医经方的底层逻辑

第一部分、《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共五单元)

第二部分、《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共十一单元)

附2:炎黄国医著作总目录

第一系列:“炎黄国医”经方破解系列著作(逻辑严密,阶梯递进,须按顺序学习):

C1、《“伊尹经方体系”课程讲义(汇编)》(对《伤寒论》之前的经方起源的准确破解)——有配套讲解视频:“伊尹经方课程”(破解伊尹经方体系,掌握中医真正核心)。

C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如同数学规律般明晰)——有配套讲解视频:“仲景经方课程”(理解仲景经方运用,提升中医实践技能)。

C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古经方探索(续)》(继续运用伊尹经方理解伤寒金匮其它药方,至此,伤寒论113方与金匮要略262方全部破解完毕)

C4、《从经方中归纳用药规律》(从伊尹经方体系和仲景经方体系中,归纳出100多种中药的用药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