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天山路街道关工委联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分会举办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红色故事我来讲”进社区演讲观摩会,老党员与少先队员齐聚一堂,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

“声声不息,不负我们青春年华。”手抱琵琶,指尖舞动,姚连生中学学生艺术团以一曲《我们是小荷尖尖角》的评弹歌曲,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本次天山路街道关工委以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为契机,将“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在社区进行全面推广,旨在进一步扩大“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引导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上,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宣传委员会副主任余江如作《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演讲,向现场青少年和其他居民介绍开国将军刘文学、余光茂、程业棠的英勇事迹,并邀请三位开国将军的后人亲临现场回忆往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五老”志愿者一直深耕街道关心下一代事业,充分挖掘革命老兵资源和红色基因的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全年深入社区开展红色宣讲40余场,覆盖辖区中小学生1500余人次,培育了一支由近20人组成的“红领巾宣讲员”队伍,通过以少先队员之声讲好党的故事,切实营造社区红色文化教育浓厚氛围。

随后,来自姚连生中学、天山第一小学、玉屏南路小学的四名“红领巾宣讲员”通过声情并茂的讲演,带大家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前赴后继的英勇和无畏。

为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现场举行了赠书仪式,将一批精选红色书籍送到学生手中,激励他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努力争当爱党爱国、崇德向善、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一步,天山路街道将立足“红色故事我来讲”品牌建设,不断夯实“红领巾宣讲员”队伍,以红色教育为纽带,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部分图片来源于天山路街道

撰稿/摄影:徐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