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创新活动和美育浸润行动深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兴起后,将给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带来什么改变?昨天(6月27日),由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主办的“AI未来”上海首届青少年AIGC创新艺术展在上海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开幕,展示了几十幅青少年创作的AIGC数字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是从66所学校269名学生递交的363幅作品中选出,分为“摩登上海”“中国传统文化”“未来世界”三大创作主题,体现出科技创新活动和美育浸润行动深度融合的成果。

此次艺术展由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中心广泛动员,多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和辅导,并邀请产学研领域的专家加盟支持,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指导和建议。最终,虹口区实现了校校参与,共有53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小学生参观上海首届青少年AIGC创新艺术展。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AIGC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艺术领域,通过文生图片大模型、文生视频大模型、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系统,我们只要输入提示词,就能创作出绘画、短视频、儿童绘本等作品。随着AIGC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很多门类的艺术创作正在走上“人机协同”的发展道路,让创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在这一背景下,青少年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亟待增加新的元素,举办上海首届青少年AIGC创新艺术展,就是一次探索。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孙磊表示:“掌握AI技能的青少年将在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我们举办上海首届AIGC青少年创新艺术展,一方面是想让更多的青少年接受人工智能科创教育,扩大人工智能科创教育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想更好地发挥虹口作为科学教育实验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首届青少年AIGC创新艺术展开幕。

通过参与AIGC艺术展,青少年在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审美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昨天举行的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民办尚外外国语小学的赵之泓同学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和对AI艺术的感悟:“在创作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各种AI创作工具,从文本到视频,从图像到音乐,全媒体创作让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乐趣。这种跨界的创新实践不仅锻炼了我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让我对科技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创作的AIGC数字艺术作品

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一幅幅夺人眼球的数字艺术作品。在“摩登上海”主题区,浦江两岸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和陆家嘴高楼群在作品中闪着璀璨灯光,比照片更炫酷;来到“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区,中国古典建筑、园林、飞龙等景色和文化符号给人温馨的感觉,体现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在“未来世界”主题区,充满了青少年对未来城市的想象,机器人服务员、飞行城堡、海底城市……通过文生图片大模型,他们把美好想象轻松地变成了一幅幅图画。

“本次艺术展的成功举办,是科技与艺术有机融合的典范。”国际策展人黄壹说,“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AI课程培训,我们见证了孩子们在AIGC技术的助力下,发挥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培训项目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