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张慧峰

隔壁张大妈家一共四口人:母亲张大妈是个农村老太太,儿子丁老师是县高中的语文教师,媳妇兰儿是位小学教师,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名字叫丁浩。因为我和他们是20多年的邻居,兰儿又是我的闺蜜,所以我对他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尤其是大妈的儿媳妇兰儿。

十多年前,因为丁浩尚年幼,大妈就负责接送丁浩上下学,丁老师常常塞给母亲些零花钱,兰儿知道了,便提起了意见:“妈在咱家有吃有喝有穿的,又不买东西,我们的工资这样低,你往后不要给她钱花了。”

丁老师笑笑,不置可否。

张大妈年事渐高,丁老师便常给母亲买些滋补品,兰儿又埋怨起来:“这些补品都是保健品,吃了会对身体有害。”

不过,我却知道,丁老师买的补品不是保健品,是他从超市里买的营养品,诸如高档奶粉之类的东西。

相处久了,邻里之间彼此有了了解,有人便愤愤地问张大妈:“你儿媳妇待你不孝顺,是不是?”

张大妈笑笑:“我儿媳妇孝顺着呢。”

邻居们都夸张大妈大度,一致认为兰儿不贤惠。

张大妈爱吃酱菜,就自己做了一坛子酱菜,放在厨房里,兰儿就说:“我最不爱吃酱菜,我受不了酱菜的怪味儿。”随手把酱菜坛子丢进了垃圾桶里。

人们都说,这次丁老师肯定得揍兰儿一顿,最起码两口子也得吵上一架。

可令人奇怪的是,丁老师居然无动于衷,连张大妈也没说什么。人们就说,丁老师这人窝囊,兰儿太过分了,张大妈可怜啊。

日子就这样在磕磕绊绊中过着,生活,不论幸福与否,都得继续下去,人们渐渐地习惯了兰儿一家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生活得如此的平淡无奇,没有一丝的波澜,就如同一杯白开水一样,品不出一丝的味道,直到张大妈病重,到了弥留之际,一家人聚在张大妈床前,给她送别的时候。

“娘,请您原谅我,这些年来有些时候我没少惹您老人家生气。”兰儿泪流满面。“您儿子是单位上的业务骨干,人品好,很孝顺,他们单位很多同事和邻居家的媳妇对婆婆都不好,我怕有人嫉妒他和您老人家,不敢众人面上对您太好啊……”

“娘都知道。娘不糊涂,你是装出来的,娘心里清楚得很,当初你们处对象时,娘就相中了你,你为人实诚,心眼又好。”张大妈说着把头转向丁老师,“这些年,我和你们一起生活得很幸福,我很知足,这一切全赖兰儿操心。”

张大妈吃力地笑了一下,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一滴眼泪从她深陷的眼窝中流了出来,那是她对儿子儿媳们的眷恋。

哀切的哭声从病房中传了出来,其中那撕心裂肺、痛断肝肠的声音是兰儿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