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目的不是来华传播科学,而是传播基督教,“让中国人沐浴在耶和华的光辉下”,以此配合西方殖民入侵。

但中国不是美洲,亦非非洲,中华文明深度广度都让西方震惊,于是西方传教士将大量中国历史文化传回了欧洲。其实,文明传播不可能是单向的,必然是双向的,传教士来华传播宗教,中华文明必然也会反向影响欧洲。

随后两百余年中,欧洲掀起一股“中国热”,中国文化席卷欧洲,此时的主流不是“西学东渐”,而是“东学西渐”。鲜为人知的是,在这股“中国热”中,中华文明与欧洲的三大不同,动摇了欧洲宗教根基,中国历史文化也成为反对教会的欧洲学者手上的“核武器”,当然也会宗教拥护者恨之入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中国历史特别悠久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在距今6000年时创世,然后出现亚当夏娃繁衍人类,在距今大约4000多年时,上帝目睹人间之恶,于是操纵一场大洪水毁灭了人类,除了道德品德高尚的诺亚与其家人。因此,新世界的起点是诺亚方舟,地球上的人类都是诺亚后代。

中国历史记载,创始者为盘古,造人者为女娲,接下来是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秦汉之后中国历史更为清晰,整个历史体系非常完整。其中,五帝时代距今已有5000余年,三皇距今6000余年,盘古创世女娲造人更为久远而不可追溯,肯定超过欧洲上帝创世时间。

两相对比,就会发现两个问题:其一,中国历史长度超过圣经叙事,这就动摇了上帝创世、诺亚开创新世界的历史叙事;其二,中国历史体系非常完整,与圣经的历史叙事根本不同,更无法一一对应起来,如此圣经的历史叙事还可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世纪前后,西方否定中国三皇五帝夏商(后来承认殷墟商朝),以及提出“中国人种西来说”等,未尝没有否定中华文明或截短中国历史、以符合西方圣经历史叙事的考虑。但在当时,欧洲学者根本没办法否定中国历史,反而面对中国详实的历史记载,欧洲只能认可。

十八世纪,法国传教士、天文学家宋君荣,通过考证中国文献上详细记载的日食、月食等,结果发现中国纪年真实可信,由此写了一部《中国天文学史》。可想而知,这本书犹如火上浇油,进一步动摇了圣经历史叙事。

伏尔泰读了《中国天文学史》之后指出:如果中国纪元是真实的,那么欧洲宗教纪元就是假的;如果欧洲宗教纪元是真的,那么中国纪元就是假的。显然,既然考证《中国天文学史》真实可信,那么圣经的起源叙事就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不信上帝也能很好

按照欧洲宗教叙事,唯有上帝子民才能幸福安康,才有美满生活,没有沐浴在上帝荣光之下的“异教徒”,必然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因此,问题是焦点在于:不信基督的中国人,到底活得好不好呢?

然而,不信上帝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依然挺好。比如,在明朝待了22年的葡萄牙耶稣会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指出明朝相当繁荣,各方面都让人赞叹不已,“我曾在流往杭州的南京河的一个港湾停留8天,一个砂漏时辰过去,仅仅数数往上航行的船,就有三百艘。那么多的船都满载货物,便利旅客,简直是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当时中国城市数量、卫生、人口、繁荣程度,以及国家治理等等,都让欧人震惊,当时欧洲很多方面都不能与中国相比。

于是,这里出现一个问题:不信欧洲上帝的中国人,为何还可以活的很好,甚至还能比欧洲更好?显然,承认这一事实,等于否定欧洲宗教叙事,说明上帝并非唯一可让人幸福的神,反过来就是信仰上帝未必活的好或更好!因此,中国繁荣的状况,就让“信上帝才能幸福”站不住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不信神与儒家道德

比“不信上帝还能幸福”,冲击力度更大的是中国人连“异神”都不信!

古代中国神仙很多,但决定文明底色的文人阶层,是“敬鬼神而远之”,遵循圣贤之道,而不是去信仰某个神仙。明朝时期,一度盛行给孔子塑造雕像,结果被内阁首辅张璁给强势否定,就是不准把孔子神化。其实,即便百姓有些拜神行为,也不是像欧洲那样信仰,当然包括文人、普通百姓在内的,更虔诚的跪拜一般是祖先。

按照欧洲宗教叙事,人一旦离开上帝或神,就像鱼儿离开了水,连活都活不下去,更遑论幸福安康的生活了。但中国人,不仅不信上帝,而且连其他异神都不信,却过得还挺好,这就说明欧洲宗教叙事不可信,人是能离开上帝或神而活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儒家思想看,人不仅能离开上帝或神,还可以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最终成为“圣人”。

孔子曾“累累如丧家之犬”,过十二国而不得入,这么一个世俗凡胎,最终却成为圣人。后来的孟子、明朝王阳明等,都是通过践行圣贤之道,最终成为圣人。其中,王阳明更是宣扬人人皆圣。

但儒家本身又反对盲目信仰圣贤,上文提到张璁毁孔子塑像即是如此,而是提出君子“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以这些来约束人性。也就是说,不用信神、不用信上帝,只要恪守君子标准,践行圣贤之道,就能成为圣人。所以,历史上很多儒家门生都冲着立功、立德、立言而去,想要借此成为圣人。

反过来说,离开上帝、离开了神,人不仅可以活下来,活的很好,还可成为道德君子,乃至成为圣人。显然,中国文化动摇了欧洲宗教叙事,甚至可以说是犹如一把锋利的长矛,刺破了欧洲宗教谎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搞清楚中华文明对欧洲宗教的影响,也就更能明白此后至今发生的一些事情了。

因为,一旦承认中国历史文化,那么将对欧洲宗教文化冲击实在过于严重。于是,当欧洲越来越强、欧洲中心主义兴起后,欧洲开始否定中国历史文化,二十世纪前后全面否定中华文明(比如中华文明西来说),包括否定五帝夏朝等,其中固然还有其他原因,但也未尝不与否定中华文明、让其符合欧洲宗教叙事有关。

参考资料:《圣经》、《张西平——伏尔泰为何将书房命名为“孔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