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中午,钱塘江上雾气腾腾,远处的六和塔隐约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 陈中秋 摄

6月22日起,杭州出现入梅以来的第三轮强降雨,截至昨天上午8时,全市面雨量217毫米,最大临安287毫米,主城区213毫米,有317站累计降水超过300毫米,最大临安清凉峰镇顺溪村498毫米。如果从6月9日入梅算起,截至昨天上午8时,全市面雨量381毫米,比常年偏多50%左右。

久雨必晴,这轮降雨终于快结束了。杭州市气象台预报,今天阴有阵雨或雷雨,明天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或雷雨。气温逐步回升,今天最高28℃,明天阳光有望回归,最高气温也将达到34℃左右。

天气由雨转晴后,杭州也将开启高温高湿的“蒸笼模式”。随着阳光回归,压抑多日的气温将会直线上升,明天起主城区最高气温将重新站上30℃+,并一路高升,预计7月3日最高气温37℃,7月4日更是高达38℃。由于前期降水量多,导致大气、土壤等湿度很大,气温一旦升到30℃以上就会变得无比闷热,大家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

梅雨带位置发生明显变化

连续多日的梅雨天气正在发生转变。杭州市气象台说,随着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北抬,雨带将会由东-西走向转变为东北-西南走向,形态和位置都将发生明显变化,杭州的雨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昨天还是强降水持续阶段,杭州仍处于梅雨带之中,阴有中到大雨,中北部部分暴雨,个别大暴雨;今天则处于降水过渡阶段,雨带东段逐渐变得松散,杭州降雨明显减弱,阴有阵雨,部分中到大雨,降雨量和降雨时间都会比昨天少;明天开始至7月2日是分散性雷阵雨阶段,杭州处于雨带东南侧、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当中,天空云层减薄,气温明显回升。同时由于高温高湿,不稳定能量增加,容易引起雷阵雨天气。

浙江省气象台据最新资料分析,昨天到今天上午,浙北和浙中西部地区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雨,杭嘉湖、绍兴北部、衢州北部等地今天部分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其他地区有局部短时暴雨和8~10级雷雨大风。

今天起雨带北抬,虽然我省持续性区域暴雨结束,但未来几天仍多分散性暴雨和局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气温明显回升,加上湿度大,闷热感明显。7月2日起副热带高压加强控制我省,气温进一步升高,高温天气要来了。

昨天杭嘉湖等地有暴雨,浙西北暴雨区重叠。由于前期雨量大,土壤水分饱和、山塘水库水位高,今天开始我省仍多分散性短时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短时雨强大,局部地区引发次生灾害的风险仍较高,请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称,目前数值预报给出,7月3日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控制淮河以南大部地区,而且之后也基本能稳住。今年的梅雨季有可能在7月3日或4日结束。

钱塘江出现“平流雾”景观

受近期持续性强降雨及上游水库泄洪影响,钱塘江杭州段水位上涨,全线封航。由于持续降水,大量水汽涌入,昨天,杭州钱塘江江面上水汽升腾,雾气弥漫。

站在钱塘江大桥下的闻涛路江边望去,宽阔的江面上,不见船只往来的繁忙景象,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对岸的六和塔,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间,若隐若现,就像一幅水墨画。不少市民被这样的美景吸引,驻足江边拍照。

沿着钱塘江南岸往东前行,一路经过复兴大桥(钱江四桥)、西兴大桥(钱江三桥)、彭埠大桥(钱江二桥),隔江眺望,水汽氤氲。沿江的建筑如同海市蜃楼般,“浮”在了江雾之上。

为什么钱塘江上会出现这种景象?据浙江省气象局科普,昨天所见的江雾属于平流雾。所谓平流雾是当暖而湿的空气水平移动时,经过比自身冷的地面或水面时,低层暖湿空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而形成的。这次江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上游新安江、富春江水库泄洪,上游大量的水库冷水下泻使得钱塘江江面温度下降,致使近江面过暖,水汽凝结成雾。2020年7月8日,新安江水库首次9孔全开泄洪后,钱塘江上也出现了这样的景象,这是由于上游大量的水库冷水下泻使得钱塘江江面温度下降,致使近江面过暖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

南方多地仍有强降雨天气

暑期即将到来,最近南方多雨,有出行计划的,一定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

据中央气象台称,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广西等地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300~600毫米,安徽黄山、广西桂林等局地最大降雨量超过800毫米。

安徽屯溪,6月17日-26日这10天中有6天强降雨,累计降水量为694毫米,10天的降水量几乎接近当地整个6月平均降水量的两倍,其中6月20日出现308.3毫米的特大暴雨,打破当地雨量纪录。

中央气象台6月27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6月27日20时至28日20时,河南南部、安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庆中南部、贵州东北部、川西高原中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今天,雨带东段将会北抬至黄淮南部到江淮一带,29日至30日雨带将逐渐南压至江南北部到广西北部一带。气象专家提醒,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重庆、贵州、广西、河南等地将有强降雨,公众需关注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以及强对流天气灾害,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远离气象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