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许雯

今日早上7点,成都市教育局公布2024年“5+2”区域中考分数线,重点线为545分,较2023年降低8分;普高线为506分,与去年基本持平。

据了解,今年重点线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5+2”区域优质高中学位进一步增加。根据市教育局之前公布的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5+2”区域优质高中学位较2023年增加1100余名。部分优质高中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容,如石室成飞中学增加126个计划、成都英才学校增加120个计划;另外几所新建优质普高投用,如:七中育才学校东湖校区招生200人、温江科创中学招生100人、树德中学淮州学校招生50人;还有少数普高由于自身努力、办学水平提高,跻身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招生,如:成都三十六中招生520人。

今天,不少家长将前往西博城或学校进行招生咨询,特别提醒家长注意:

1.招生录取工作由教育部门组织。“5+2”区域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由成都市教育考试院按照规定在报考该校的学生中按中考成绩从高到低投档、录取;非“5+2”招生区域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录取。任何学校自行录取属违规且无效。

2.学校咨询分数线不是录取分数线。学校录取分数线是教育部门按录取规则录取的最后一位考生的中考成绩。学校在家长咨询中提供的分数线仅供填报志愿时参考,并非实际录取分数线。

3.非教育部门录取的不能注册学籍。“5+2”区域以市教育考试院录取考生名单为依据注册学籍,其他区(市)县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录取依据注册学籍,非按规定录取的一律不得注册该校学籍。

4.慎重保管填报密码。为保护考生自身权益,请考生及家长切勿将志愿填报密码交与学校或他人代为填报,避免造成录取问题。

5.切忌填报“死档”志愿。为防止录取滑档,考生及家长要注意志愿填报梯度,切忌所有志愿都只填同一所学校,或者都只填同一档次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愿填报时间

6月28日12:00—6月30日12:00

升学区域为“5+2”区域的考生,网上填报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志愿、中职学校志愿以及五年制高职(含师范)志愿。

升学区域为成都市非“5+2”区域的考生,网上填报“5+2”区域部分普通高中“面向成都市非‘5+2’区域招生计划”、中职志愿以及五年制高职(含师范)志愿,以及按当地要求填报当地高中学校志愿。

所有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2”区域,第二、三批次志愿均为7个。第二批次可选择填报公办或民办普高志愿,第三批次可选择填报公办、民办普高、职普融通班或中职学校志愿。公办普高(含综合高中)包括统招、调剂志愿。

特别提醒:填报民办普高的考生,请认真阅读学校招生章程,知晓学校收费及住宿条件等情况。

(一)升学区域和户籍都在“5+2”区域的考生,2024年中考升学分(含符合政策规定的加分,下同)达到省重线,可填报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高的统招和调剂志愿、民办普高志愿。

(二)升学区域在“5+2”区域但户籍不在“5+2”区域的考生,2024年中考升学分达到省重线,可填报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高调剂和民办普高志愿。

(三)升学区域和户籍都在“5+2”区域的考生,2024年中考升学分达到普高线,可以填报参加第三批录取的公办普高(含综合高中)统招和调剂志愿、民办普高志愿及职普融通班志愿。

(四)升学区域在“5+2”区域但户籍不在“5+2”区域的考生,2024年中考升学分达到普高线,可填报参加第三批录取的公办普高(含综合高中)调剂志愿、民办普高志愿及职普融通班志愿。

(五)升学区域在“5+2”区域的考生,2024年中考升学分达到职普融通线,可填报职普融通班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成都市不断加大统筹调控和高中学校促建投用力度,普高学位供给持续增加,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进一步扩大。填报志愿既要根据考生本人的中考成绩,也要了解相关学校办学特色和就学距离等,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切忌盲从跟风只将录取分数线作为评判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依据。同时,要保持志愿梯度,切忌填“死档”。“5+2”区域外的优质普高学校也值得考生和家长关注。

管好账号密码。志愿填报登陆账号及密码应由考生及其家长妥善保管,不要随意交出密码。在此提醒,家长可登录“成都招考”点击“忘记密码”按钮,通过报名时注册的手机号码找回密码;也可带户口簿或学生身份证到报名所在区(市)县招考机构申请重置密码。录取工作将以考生及其家长最终提交的志愿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