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三夏”农时紧、任务重,是一年中第一个大忙季节。河北石家庄汇融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汇融农合行”)紧紧围绕农时特点,针对夏收夏种过程中农户遇到的难题,主动了解农民的需求,依托“汇融惠农”模式,即:将金融产品融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供应链,形成“小批量、低杠杆、分布式、短链条”的多方互利新模式,将银行信用和金融科技手段集成到组织、驱动和优化产业组织的供应链金融创新过程中,来破解金融支农困境,满足各类客户的金融需求,助力“三夏”生产,确保不误农需、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提前谋划部署,打好服务“主动仗”。汇融农合行早在“三夏”生产前就进行了提前谋划部署,积极发挥该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独特优势,对粮食种植产业链、农资供应链、农民生活物资供应链进行整合,并成立了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助农服务队,深入“汇融惠农”试点地区藁城区南营镇,提前制定调研方案了解农户需求及辖内农业种植的实际情况,明确信贷服务的工作计划、服务措施、重点和方向。入夏以来,汇融农合行助农服务队已开展专项活动35次,累计惠及农户近2万人。

降低农资成本,守护农户“粮袋子”。该行依托“汇融惠农”项目,归集化肥农资需求,通过订单采购降低农户种地的成本。通过与农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归集大户、散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资需求订单,直接向上游生产厂家进行集中采购,降低农资成本,自2023年3月试点以来,该行为藁城区南营镇当地农户提供了2913.46吨优质化肥产品。

保障农资品质,农户吃下“定心丸”。该行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链主”的组织优势,一是推动供应链上的农资厂家推广农田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进行肥料科学营养配比,让农田“吃”上专属定制“营养餐”。二是引导供应链上的农资厂家保证提供的化肥价格合理、品质过硬,并组织专家帮助厂家预判化肥价格波动,保持“汇融惠农”产品价格优势。三是通过举行实收测产大会,邀请当地产粮大户参加测产观摩,通过将“汇融惠农”提供的化肥与其他化肥使用效果进行对比,打造“汇融惠农”产品的良好口碑。

优化金融服务,播洒信贷“及时雨”。一是着力备足资金,结合当地信贷需求的特点,积极创新产品,及时制定、出台了“农资贷”“地租贷”专项营销活动方案,利用贷款营销活动,结合前期走访所掌握的资金需求情况,对农户在粮食生产、农机农技、农药化肥等方面,实现精准营销,最大限度地缩短办贷时限,确保在第一时间将信贷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二是强化“汇融惠农”乡村振兴综合服务站的作用,与村“两委”、农资店合作加强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专业技术指导等服务,为服务站提供金融支持,帮助服务站做大、做强,增强合作黏性,确保农资供应充足。

做好宣传培训,农技培训“送下乡”。一是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支农惠农的政策,综合运用石家庄电视台“悦见石家庄”新媒体平台、乡村振兴综合服务站厅堂宣传、入村驻点宣传等方式,全面提升“汇融惠农”项目的知名度,为支持“三夏”生产营造浓厚的氛围。二是在服务站开展在地化农事服务,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农业专家结合当地农时农事的需要,开展农业和金融知识讲座20余场,“订单式”给农民们送去最需要的技术。三是利用线上渠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媒体传播农技知识,为农民们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