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点应该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这是困扰不少父母的难题。孩子不愿说话,叛逆,难以沟通,不知道哪句话就让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相信都深有体会。在本文的妈妈看来,想和青春期的娃好好沟通,秘诀就在于找到了解自己孩子的“钥匙”。

文丨Lily Jin 编丨袁梓曦

我是一位小学老师,也是一位妈妈,这个身份可能有很多家长羡慕,起码孩子小学的功课可以搞定了。对于这个观点,我最有发言权,在家,你甭想做老师,尤其是已经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可爱到小炸毛

我的孩子安安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其实算是挺乖,你可以说因为是女孩,但大多数来说,是她的天性使然。

她是个感情丰沛的姑娘,脑袋瓜里常常充满着幻想,小嘴里也常常叽里呱啦和我说个不停,就是心里特别没有秘密的那种,甚至于玩“躲猫猫”游戏,她藏我找,我会问:哎,躲好了吗?她会回答:躲好了。

从小,我们除了一起聊天,一起玩,我和安安关系是对等的,我把自己代入和她一样的年龄,去聊天,她的问题,我会的,我会用她能理解的语言和她探讨;碰到我不会的,我会和她一起说,我们一起找找书好不好,然后,我们一起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Pexels

孩子喜欢和大自然玩,常常捡树叶,泼水,下雨的时候喜欢踩小水塘,对这些,我从来不强行把她从这样的快乐拉出来教训,在小区里,我常看到妈妈或者外婆对自己小孩说:“你不要这样,这样会脏,有泥土……”

可是,这样才好玩啊!哈哈,我会和安安一起玩,我甚至准备了一堆工具,挖土铲子,浇水壶,树枝棒,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衣服裤子脏了,可以洗啊,当然,对于户外危险的动作,要温柔而不失坚定地告诉孩子,不能那样做,否则我们会取消这个活动。

大人们应该更珍视孩子的快乐时间,孩子在玩中学习到了更多的东西,这是他们对学习的直接体验。

而不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掐在闭塞的房间进行间接学习,那是本末倒置。千万别搞错哦!

我和安安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写诗。

因为她是一个相对内向保守的孩子,除了她自身确实有这个特长之外,我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入她内心。

例如:以下的两首:《洗澡》、《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该说,我和女儿没有秘密,感情你侬我侬。

我常常被女儿的文字感动,通过文字,我也了解女儿内心对我的期待,对我想说的话,我也会回复她我的想法,让安安同样感受到我的爱。

就在这样的文字流淌中,我们彼此默契地爱着,真美好!

其实,我本人也非常不主张在家有太多“老师”的影子,大部分时间我会充当一个玩伴和情感枕头的作用,只有在孩子的学习习惯或者行为习惯出现比较大的问题时,才会比较严肃地和她指出来,批评。

比如作业字迹的端正,预习和复习习惯等等。安安也会努力改正几天,接下来又会忘记,然后再提醒……

就在这样的螺旋上升中,我发现安安变化了,尤其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的重心开始慢慢转移,“小粘人精”已经开始不大粘了,谈话的主题,不是你侬我侬,奇思异想,而是转移到她的同班同学,比如:

她在班级里和女生是怎么交往的;

有些女生不喜欢她,有些老打人,有些是她自己不喜欢的同学,会例举和声讨一系列不喜欢的理由,还有她更喜欢和男生玩,每天玩些什么游戏;

过了一阵,原来的朋友又换了一拨,问她为啥换,她又要开始各种吐槽。

从孩子的精神面貌来看,安安从原来的“小可爱”,一下子变成了“小炸毛”,出现了各种吐槽,各种情绪的溢出。

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一般会耐心地听,听完后,我会问: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人,觉得可以做朋友?

你为什么讨厌这个人,她的什么行为让你讨厌了?

下次遇到这样的对话和问题,你可以怎么去解决?我们一起想一想好吗?

接下来我们就对出现的问题,一起讨论,想出一些可行办法,再去试一试。在下一轮“吐槽”后,我又是倾听者,讨论者。

这让我意识到,“小炸毛”的背后,不是真要炸,而是对如何处理问题的不自信,焦虑。

如果父母停留在表面,只是认为孩子情绪怎么那么暴躁,一味要压制,其底层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让孩子觉得她有问题,告诉你,有啥用?

有一次,安安关在房间写了一篇诗《友谊》,从这首诗中,我深深感到,这时候的女儿,她开始从自身出发,要真正开始探寻她周围的人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应该做女儿的“情绪容器”,接受她抛出来的情绪,不做道德上“好”与“坏”的评价和指导,敞开胸怀,把耳朵打开,适度帮助她解决问题。

我记得安安情绪的爆发点是在四年级下,有一阵因为玩儿得太疯,上课的注意力也不那么集中,学习质量也不高。

我和安安交流过这些,但她开始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进行开脱和说明辩解,所以谈话的效果常常不理想,反而有些造成即将对立的趋势,这时,我觉得让孩子自己安静一会儿,可能更重要。

直到出现某门学科“不合格”,安安才自己突然像从梦里醒来一样。她开始安静下来,我才得以借这样的“机会”好好和她聊,在聊天的过程中,我自己的情绪不能激动失控,我问安安:

妈妈知道你现在的心情,是不是很难受?

我们是否可以一起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那么下次我们可以怎么改进呢?

安安从一开始的紧张无措,怕我批评发火,到安静下来,慢慢想自己最近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她认为最近自己确实心不安静,总想着和朋友一起玩,一起闹。

之前因为看到安安的诗,我理解她此时的心情和想要交朋友,和朋友之间友谊间所能传达的要比单纯父母给予的不同,但这次女儿通过自己的反思,她理解了我之前对她问题的指正也许是对的,反而不会处于对立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Pexels

从那以后,安安的情绪开始慢慢收住了,也更愿意和我们聊学校的事,但比较平静,也会主动问她这样处理问题好不好,学习表现也慢慢恢复到了从前。

四年级是小学时期的“动荡期”,这时候,并不是孩子不爱学习了,只是他们的关注点开始扩大,他们有如何与同伴更好相处的问题、有来自同伴学习的压力、也有来自父母对他们的压力。

情绪的控制是她们需要时间慢慢学习的,不随意指责孩子,了解背后的原因很重要。

我和女儿的了解除了聊天,还有通过她的文字,只是作为妈妈,我要从中“读出”这些字里行间之外的意思,更多理解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炸毛到闷葫芦

太平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四五年级总算平稳了一些,接下来就进入大家都谈之色变的“青春期”。

每个人的青春期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我也知道会有“叛逆”这回事,但具体落实到自己女儿身上,我也不好说到底她会怎么样,因为我笃定我们平时的交流还是很多的,感情也不错,能反叛到哪儿呢?

这一天终于来临了,5年级升6年级的暑假,我突然发现有什么不对劲,也不是吵架,也不是不说话,但明显我感觉,只要一聊天,安安也聊,但聊不多了,她的表情也有些不自然,总不愿意多说些什么。

出去逛街时,也不爱总勾着我,回家喜欢独自把自己“关”在房间中,很久也不出来,问她,她也说没什么,基本上,家里就突然变得异常安静,有时相对无言,出现我硬要聊,尬聊的情况,总有点像“热脸去贴冷屁股”的无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Pexels

我登时感觉我被抛弃了,那种以前有爱贴贴的感觉过去了,爱似乎在慢慢淡化,让我这个老母亲的心也在接受考验,强烈的失落感充斥着我。

怎么办呢?我要和她交流啊,想听听她内心的声音,是不是压力大了?或者有其他的烦恼?

这段时间,我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感也逐步上升,冷静下来想一想,既然孩子长大了,可能想要自己的空间。

于是,我决定不强迫她一定要和我聊天,但我会常常主动和她分享最近我看的书,最近社会的一些话题,好玩的视频,安安也会继续写诗,但会默默地记录,分享的方式就是默默给我。

直到我看到了这首《丢失的童年》,天啊,这首诗不就在写她自己成长的压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经过疫情的3-4年,孩子们本来和同伴的交流少了,学习的压力大了,可以外出游玩的生活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这一代孩子独有的经历:

她们承受着生理的变化,包括荷尔蒙的增长;同时也在压抑着天性,不断在赶可能因为网课而补不上的学业。

我发现,安安写的这首《丢失的童年》——她的沉默原来在独自默哀那消失的童年快乐时光,也在期冀未来是否可以少一点压力。

我们作为成人虽然没有给她太大压力,但来自同伴和社会的压力,她感受到了。

我终于知道我女儿反叛的方式是“沉默”,于是,我告诉自己,内心不纠结,给孩子时间和空间,也给放松的时间,女儿愿意找我聊,我就一定会定心下来找她聊,如果她不愿意,她想一个人呆着,也成,我也乐得自己看书,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这样,闷葫芦的情况大抵也就维持了半年左右吧。在这个期间,正好也是小学到初中,学业也在调整的时期,不责怪,多理解,没有所谓的鸡飞狗跳,我们给到孩子足够多的空间去做适应和调整,当然,这是基于她在小学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的基础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的自己

从6年级下学期到目前7年级,安安又突然变得爽朗活泼起来,有什么事情,在饭桌上,或者休息时间,很自然地聊学校,聊学习,聊和同学间的关系,聊她对这些事情和关系的看法。

不过,我发现,这些看法不是负面的,而是更客观的,更带着一些自己的思考,出门逛街,我们又互相勾着手,好像变成了好姐妹好闺蜜的角色。

2023年暑假,我们还去了大西北旅游,在旅游途中,她一路摄影,一路写诗。

当我看到了这首《菩提的光》时,我觉得她的内心开始不再迷茫,她有了承担压力的勇气,她准备好了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有幸登顶,我必会站在阳光底下,任由它镀金我的衣服。”多么豪气的青春宣言!我看着,读着,心里一丝安慰。当我读到:《真正的自己》,所谓青春的迷茫已经慢慢消散开去,她找到了自己,也知道怎样才能正确寻找帮助。

真正的自己

一颗星星,

伴着一轮月。

这孤月覆着一层薄云,

慢慢的,

这些光都看不见了。

心中的路灯亮了,

这是最好的时候,

因为只有这时候,

我才能做

真正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需要松弛感的生活

安安现在已经7年级,但回想那段怪怪的时光,尤其是6年级,她至今也非常感谢我对她的理解,以及给她充分自由的“权利”。

前几日,我们还在讨论,我问她:“如果你想给青春期的父母一些什么建议,你会怎么说呢?” 她说:“最好就是放手。”

哈哈,是的!但我觉得自己很庆幸,我通过安安的诗去了解她的内心成长和变化。

安安曾经问我:“妈妈,为什么她班级里有那么多学生一直在吐槽,想要躺平又不敢躺平?想要努力,却又不知道努力的意义?”

我问安安:“你觉得呢?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她说:“我要努力过上可以自给自足的,普通人的生活,那会很开心。”

现在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不用做什么?

这是我们每个家长值得深思的,从我的经验反推,小学阶段家长必须做的:

  • 高质量陪伴

  • 和孩子共同制定并一起建立学习习惯

  • 遵守和孩子的诺言

  • 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

  • 给予温柔的爱

小学阶段家长不要做的:

  • 生活上无限制溺爱,学习上无死角补课

  • 随意破坏和孩子的约定

  • 低质量陪伴(孩子补课,家长刷手机)

我总觉得所谓“叛逆期”,你看到的“叛逆”,就是你和孩子从出生到小学阶段相处模式的一面镜子。

我觉得我们不是做得不够,而是做得“太多”,我们都需要找到了解自己孩子的“钥匙”。

我的钥匙是:安安的文字;同样,对于爱玩的男孩父母来说,你和他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去了解,也是一把钥匙。父母是园丁,苗苗要扶正,要阳光雨露,可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安的初中学业还在继续,她的成绩始终不能列入学霸圈,但她开朗、努力、自信,也面临压力,困惑,挣扎。

可是,这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就是一个闭环的项目式学习,必须要他们自己走。

作为父母,愿我们都能找到了解自己孩子的那一把独特的钥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未标注图源的图片为每年作者为女儿做的一本成长手册,有安安的诗歌,作者也会写一段寄语给安安。

关注外滩教育

发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