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媛(左一)参与2023年暴雨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宇泉疏通小区排水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艳军在小区晨跑时,采用紧急心肺复苏和AED除颤仪救助晕倒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俊波(站立者)在龙华区ATMALL上塘荟商场影院参与救助市民。

当意外突然降临,那份无助与恐慌似乎难以避免。然而在深圳,有这样一支来自不同领域的普通人组成的队伍:他们有的是教书育人的教师,救死扶伤的医生,或是严谨细致的工程师,又或是默默付出的社区工作者。在平凡的生活中,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在紧急关头,迅速化身为守护城市安全的“应急第一响应人”。

到2024年底,全市将累计培训考核人数不少于10万名,实现全市平均每万人、每平方公里有不少于50名“应急第一响应人”。

陈媛:应急处置路上的“守望者”

今年春节期间,陈媛回老家探亲。7岁的小霖不慎在泳池溺水,被发现时已无呼吸无脉搏。在附近锻炼的陈媛迅速反应开展施救,经过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小霖逐渐恢复呼吸和心率。随后,救护车及时赶到,将小霖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最终他成功康复出院。这一事件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也彰显了陈媛作为“应急第一响应人”的专业素养。

“挽救了一条生命,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作为一名‘应急第一响应人’,要尽我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陈媛如是说道。

她不仅是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的成员,还是“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导师,从事应急救援、救灾的志愿服务工作已有十余年。

2023年9月7日,深圳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多地路面积水严重,人员、车辆被困。陈媛闻讯后,立即联系公益救援队的同事,迅速携带救援艇、绳索、救生衣等装备,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在她的带领下,救援队伍成功协助疏散转移市民群众604人次、协助疏导车辆1000余辆,转运救援物资一批。

“这次救援行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可以避免很多事件的发生或降低伤害。”陈媛感慨道。

蒋宇泉:物业新力量守护老旧小区

2023年“9·7”暴雨期间,蒋宇泉作为深圳罗湖区金贝苑小区和化工大院小区的物业经理,迅速组织物业人员,及时协助业主清理家中积水,对小区内的21个单元逐一实施挡水处理,做好排水沟的疏通工作,这个老旧小区在暴雨侵袭下安然无恙,业主的车辆也无一受损。

蒋宇泉不仅仅是物业经理,更是一名“应急第一响应人”。自参加“应急第一响应人”的培训以来,蒋宇泉不仅掌握了使用AED等设备的技能,还学习了如何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包括施救和疏散的原则与方式。

2023年10月19日晚,小区内一家艾灸推拿店铺因电线老化引发火情。蒋宇泉迅速响应,与同事一同前往现场,运用所学技能成功将火势控制并最终扑灭,有效减少了财产损失。

在日常工作中,她会定期组织对小区重点区域和环节进行全方位排查,并经常在小区内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消防实操演练。蒋宇泉说:“学习专业的应急技能,不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保障。在关键时刻,这些技能就是救人的法宝”。

王艳军:首次“实战”急救,成为小区“应急英雄”

5月17日清晨6点30分许,王艳军在小区内晨跑时发现一位老人倒在地上。当时,一位热心的邻居正试图扶起老人,但由于老人无法自行站立,两人不慎一起摔倒在地。

经过初步观察,王艳军发现老人已口吐白沫无法回应呼叫。他迅速让周围邻居取来小区内的AED除颤仪,同时立即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并让其他人帮忙拨打120急救电话。

2分钟后,王艳军迅速使用AED除颤仪为老人进行心室除颤,并继续为老人进行心肺复苏,直至120救护车赶到。

在医院进一步的救治下,老人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经过半个月的住院治疗,老人已经平安出院。医生表示,王艳军的急救措施为医生后续的成功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今年39岁的王艳军,在深圳某公司负责应急管理与消防工作。同时,他也是深圳市龙岗区“应急第一响应人”的一员。这次经历其实是王艳军在成为“应急第一响应人”后的首次“实战”。自2022年10月起,他主动报名参加了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的“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并获得证书。

谈及加入“深圳应急第一响应人”的初衷,王艳军表示:“如果人人都能掌握急救技能,那么就可以避免很多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的生命危险。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他所在的小区已有不少人主动加入到“应急第一响应人”的培训中。

李俊波:用应急知识和技能守护生命安全

5月10日,在龙华区ATMALL上塘荟商场影院门前,一位市民因急性心梗突然昏倒在地、面色惨白。商场的工作人员迅速反应,取出了AED除颤仪设备,开始为病人进行心脏除颤。

与此同时,商场物业经理李俊波也闻讯赶来,迅速加入到急救队伍中。身为“应急第一响应人”的他,熟练地协助工作人员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治。他们的迅速行动,为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争取了宝贵的“急救黄金时间”。

“作为‘应急第一响应人’,我们不仅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更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挺身而出,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受助者赢得宝贵的急救时间。”李俊波说。

数读

平均每万人 每平方公里 不少于50名“应急第一响应人”

随着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的不断壮大,市民群众在面对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应急第一响应人”作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前的重要应急辅助力量,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初期就近应急处置工作,有效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深圳市自推广“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2022年至2024年6月20日,全市“应急第一响应人”线上课程考核通过63926人,线下实操培训考核通过人数30606人。截至2024年6月20日,“应急第一响应人”参与处置初起火灾、落水人员、突发疾病市民等各类突发事件58起、发现并处置安全隐患101起,拯救21名群众生命。

深圳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深圳市将培训考核不少于7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到2024年底,全市将累计培训考核人数不少于10万名,实现全市平均每万人、每平方公里有不少于50名“应急第一响应人”,进一步壮大“应急第一响应人”队伍。

文:焦明梁

制版:李思萌 崔智超 刘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