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消暑最简单的方式

不过一把小扇,一挥一摇

随时随地制造出一份自在的清凉

今天,一起认识君玉团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简约的精致,不愧是宋代

这把团扇乍一看朴实无华

却是简约不简单

扇面椭圆形、细木杆为轴

左右两侧各以月牙形扇托托护扇面

扇面上所用竹丝骨子细如鬃毛

扇面裱纸施杮汁,素面无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扇柄采用脱胎和剔犀

两种髹(xiū)饰工艺制成

(髹饰:用漆漆物,谓“髹”)

柄把镂空

透雕对称的三组如意云头纹饰

镂空花纹围绕中间杆轴

可以自由转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扇柄表层漆以黑漆

镂空刀口处漆色为赭(zhě)色

在约5毫米宽的刀口上

可看到十多道红漆

每道间以黑漆,其间细若发丝

足见技艺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简的扇面

辅以漆雕镂空的扇柄

别具一番宋韵

扇子为何名为“君玉”?

这把扇子不仅外观文气四溢

它还有一个不俗的名字——君玉

这一名字就刻在扇柄头部

时至今日仍清晰可见

那么“君玉”代表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把雕漆镂空柄团扇出土于

江苏金坛茅麓公社南宋周瑀墓

瑀,石之似玉者也。

专家猜测,“君玉”二字

可能是墓主人周瑀的号

也是此扇归周瑀所有之意

周瑀是宋代的一位补中太学生

是个读书人

这把团扇应是他生前心爱之物

君子比德于玉

这或许就是宋代君子的风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雕漆工艺在以往出土物中极为罕见

君玉团扇是我国出土最早

保存又最完善的中国古代雕漆器之一

盈尺大小的扇子

不仅凝聚着用者的文心巧思

更体现了制扇艺人精雕细琢的工匠之心

“扇”起“中国风”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扇子?

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

而是作为帝王外出时遮阳挡沙之用

西汉之后,才开始用来取凉

扇子的种类丰富

有纨扇、羽扇和叠扇等

纨扇,主要指的就是团扇

因其“团团如明月”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团扇 故宫博物院藏

早期的团扇以圆形和长圆形为主

后出现葵花、梅花形等不同的形状

古代仕女常在人前

用团扇半遮自己的面庞

成就一抹可人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 顾恺之(宋摹) 洛神赋图(局部)

羽扇以鸟禽类羽毛编织成扇面

再加扇柄而成

不仅为纳凉、装饰、舞蹈所用

也是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陈列品

色彩富丽,风雅极致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诗句中的“羽扇”说的就是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 羽毛扇 故宫博物院藏

叠扇,又名折扇

宋代以后渐渐流行

明清时期,浙江一带盛产折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博日历丨亚运倒计时一个月!唰~“浙”扇一开 便是江南

折扇不仅是夏令解暑必备之物

更成了文人墨客的心头好

题字作画之风更是因此盛行

中国折扇还名扬海外

受到世界各地藏家的追捧

凡尔赛宫画像里的折扇就是最好的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博日历丨不是“凡尔赛”,中国时尚太超前了!

一扇一世界

扇面一挥一摇

扇起的不仅有夏日里的清凉

还有中国人对美、对生活

独一无二的追求

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