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执行会长、文化新闻分会会长,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接受青岛晚报记者采访。 管浩然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抵达青岛。

本报6月27日讯 6月,东南风从海上吹来拂过青岛,大海的“调温”让岛城的盛夏逃脱燥热。在这美好的时节,一场聚焦“新格局、新亮点、新未来”的盛会将与我们重逢、相遇……6月28日,全国晚报总编青岛调研活动·中国晚报工作 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2024年年会将正式启动,来自全国30多家会员单位的社长、总编辑、资深编辑记者齐聚青岛,一起深入挖掘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由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晚报掌控全媒体共同发起的“最美海岸行”大型直播采访活动也将同步开启。

青岛作为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海陆文化融汇、古今文化贯通、东西文化汇流的鲜明城市特质。近年来,青岛文旅产业驶入新赛道,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层出不穷,频频“上新”的看点拓宽着文旅深度融合的路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本次全国晚报总编青岛调研暨中国晚协文化新闻分会2024年年会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青岛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日报社主办,青岛晚报、青岛掌控传媒承办,崂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逢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在为期两天的调研活动中,总编们将回望厚重的百年啤酒文化、领略时尚的城区魅力、品味山海湾城的诗情画意,让“诗与远方”在青岛的调研活动中变为一个个生动的具象,透过新闻人敏锐的视角与观察,传递产业发展与融合的前沿脉动。

依海而生,因海而兴。在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中,青岛一直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今年又恰逢青岛获批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作为山东的经济中心、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青岛在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持续贡献力量。为展现海洋高质量发展成果与路径,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晚报掌控全媒体将共同发起“最美海岸行”大型直播采访活动,正式开启向海岸行进的探索之旅。全媒体采访团将联合专家智库、小记者采访团一道,沿着青岛蜿蜒的海岸线,用直播、视频、文字、图片等全媒体形式,全方位记录海岸线生态修复、海洋经济发展、高精尖海洋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结出的硕果和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为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贡献力量。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波)

感受不一样的青岛,总编们有话说

六月的青岛海碧天蓝,生机盎然,令人羡慕的20℃模式,正展示着青岛独有的初夏浪漫,“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美好图景正在激情夏日里徐徐展开……6月27日,全国晚报总编青岛调研活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2024年年会暨会长会议进入倒计时,来自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30多家会员单位的社长、总编辑、资深编辑记者齐聚青岛,体验文旅融合,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

朱国顺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执行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这是我第一次从胶东机场抵达青岛,这个现代化的机场给我的第一眼印象特别好,出了机场一路往市区走,更是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次参观的企业、采风的地点也可以说是‘驰名中外’,代表了青岛在新时代的形象。这几年,青岛的发展劲头足令世人瞩目,这也让我非常期待这次的活动,好好学习青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王文坚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执行会长、文化新闻分会会长,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

“青岛在我心中是国内最美的城市之一,可以说是‘天生丽质’,之前旅游、工作来过四次,对这里美丽的风景、快速发展的经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来,都看到巨大的发展变化,不论是历史的风貌、新城区的发展,都加深了我对这座城市的感受。尤其是报业,更走在了全国前列,从报纸的布局到报业转型,一个个成功案例,都值得报业同仁学习。这次前来,听说咱们报社搬迁到了新大楼,注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此次采风行。”

孙璇 羊城晚报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

“我们是读着课本来了解世界的,作为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这个名字,早早就刻在我的脑海中。今天我们从南海之滨来到黄海之滨,能感受到相近的海洋气息,却又更增添了一份舒适的清凉。同为晚报,我经常关注青岛晚报的文章,有一篇文章,印象很深刻,大致内容是青岛人帮助了一个外地人,这人在青岛开了个面馆,对弱势群体免费吃面,回馈这份报答。正是这样温暖的报道,让我也感受到青岛这个城市的温度。”

赵仲炜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来过很多次青岛,每次最大的感受就是风景特别美,这次也很高兴有机会来到青岛参加文化分会的采风活动,也期望这次能更认真看看青岛的变化,感受这座海滨城市的工业、制造业,更想切身感受青岛的啤酒文化。”

李广健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党支部书记

“上一次来青岛是二十多年前,这中间虽然未曾踏足,但也是看到青岛的名气越来越大, 有海、有岛、有山,有青岛啤酒等优秀的企业,更有咱们优秀的新闻媒体。这次行程要参观的地方,我之前都没有去过,也是非常期待,希望通过这一次采风行感受不一样的魅力青岛。文化是新闻单位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晚协秘书处也将一如既往为媒体沟通、服务提供帮助,让全国的晚报同仁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李俐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副主任

“感谢青岛日报社对分会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这次会议的精心筹办,期待和全国晚报的同仁们交流融媒体发展经验,更期待切身感受青岛的人文之美。希望通过我们的报道,记录青岛在新时代的发展脚步,也让更多受众了解青岛、爱上青岛。”

邵宁 新民晚报社文化部主任

“在初夏的阳光和微风中,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令人欣喜。此次全国晚报总编调研活动、中国晚协文化新闻分会2024年年会举办的时间,正好是上海影视双节期间——上个周末,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刚刚落幕;明天,第29届上海电视节将举行白玉兰奖颁奖礼。这是一个巧合,也是一个很好的征兆:文化艺术繁荣,文化产业兴盛,文化交流密切,我们所从事的文化新闻传播工作,大有可为。

中国晚协文化分会一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此次来青岛参加会议,非常希望看到这座历史名城的新面貌、新气象,更期待学习青岛晚报的新经验。我所在的新民晚报今年将迎来创刊95周年,这样一份百年纸媒如何更好地创新、转型、突围、破圈,我们在不断努力。也期待在这次会议上,与全国各地晚报领导、同行深度交流,获得新的启迪。”

陈骥 钱江晚报高级编辑

“这次参会,主要是想向各媒体朋友取经、学习。就我自己来说,活动还没开始,青岛就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是青岛充满阳光的天空。

自从6月9日杭州官宣入梅,浙江大地、钱塘江流域似乎被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缠身。最近一周天天雨个不停,仿佛24小时没有个停息的时段。27日早上,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气象局还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所以这次来青岛参会,同事说得最多的就是:青岛不下雨吧?

到青岛站,还没下火车,就看到了蓝天白云,似乎有鸥鸟飞过,虽然还只看到滩涂,还没到过老城区,但与我心中的青岛极其相似。

因此,本次青岛行注定难忘;期待进一步欣赏青岛那独有的文艺与浪漫。”

徐佳菁 宁波晚报区域新闻部主任

“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不仅拥有迷人的海滨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期待通过此次青岛会议,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对文化新闻的理解,并为我们分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了解到,青岛晚报在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与创新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此次大会大咖云集,我们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多多取经,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文化新闻的视野,赋能当地文化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民族自信,进一步传播中国好声音。”

俞媛媛 合肥晚报文艺副刊部主任

“海上有青岛,心中无红尘。有幸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晚报工作者齐聚大美青岛。青岛是一座生态优越、环境宜居的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城市,是一座品牌闪耀、扬名世界的城市,是一座区位明显、包容开放的城市。总而言之,这是一座令人心向往之的城市。

此次全国晚报协会文化新闻分会年会暨会长会议,是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期待在青岛的三天时间里,我们既能探寻青岛魅力、体验文旅融合,也能分享在融媒体改革大潮中的积极探索和成功经验。”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高静文 贾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