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虾池环境质量是决定养殖对虾成功的关键因素。其中NH3、NO2和CO2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对虾的健康和生产力。因此,了解它们可以帮助养殖户提高控制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池塘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池塘中藻类生长不受控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与二氧化氮有关。

一、氨(NH3):

虾池中的NH3是由多余的食物和虾池底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养殖白对虾时,有时只有22%的氮(蛋白质)被虾吸收。57%排入环境,其余14%存在于池底污泥中。

氨以两种形式之一存在:NH3(氨)或铵离子(NH4+),根据池塘中的pH值,它们会转化为其他物质。离子铵相对无毒,而氨对养殖虾有毒。

当NH3浓度较高时,会损害虾的鳃、肝胰腺,甚至可能损害肠粘膜。它们影响虾的呼吸、新陈代谢、免疫、渗透调节、营养吸收、排泄、蜕壳和生长。这为病原体侵入并影响对虾创造了条件。

养殖户需要保持pH值7.5 - 8.5、温度25-30°C、盐度10 - 30ppt范围内的稳定环境,因为当pH较低时,NH4 -N占主导地位,这是一种毒性较小的物质。当pH高于9.0时,NH4-N会逐渐转化为NH3-N,此时有毒的NH3气体对虾造成危害。

二、二氧化氮(NO2):

NO2是细菌分解NH3的结果。这种有毒气体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

1、养殖季节前池,塘的初步疏浚整治工作未彻底开展,池塘内残留大量旧泥。

2、水源富含泥沙,进入池塘时不经过过滤系统,慢慢积累,形成有毒气体NO2。

3、新一造对虾养殖,使用上一造的水,也是新造对虾第一个月有毒NO2气体迅速增加,或者水源NO2含量较高的原因。

4、对虾养殖管理不当,造成残饵过剩、堆积和有机物分解。只有约30%的饲料被虾彻底消化,其余的则通过直接化为虾粪便或间接排放到养殖环境中。

另外,池塘中藻类生长不受控制或pH波动过大也是重要原因,与NO2有关(当pH升高≥8.5时,池塘中积累的NH3含量会增加,导致NO2水平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量的残饵会很快形成二氧化氮,这对虾来说是危险的。

NO2对虾的危害是通过与虾血液中的血蓝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从而导致养殖虾缺氧。池底发黑,有恶臭,池内有许多深色气泡,气泡难以破灭,水粘稠,有臭味。

据专家介绍,池塘中有毒气体NO2含量的建议限值为≤1ppm。但仍有例外的池塘,当NO2有毒气体含量超过上述允许限值时,虾仍然生长,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三、二氧化碳(CO2)

养殖池塘中二氧化碳(CO2 )的来源主要是生物和藻类的呼吸活动产生的,此外,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水中CO2含量过高会对以下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1、虾的生长和生存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虾的消化酶活性,提高了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

2、虾的代谢转变导致饲料效率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食物消耗和生长速度都会减慢。

3、呼吸作用消耗大量能量,导致生长缺乏能量。

4、虾的健康和生长过程将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逐渐扩散到海水中,影响海面pH值降低,水产养殖也受到严重影响。据专家介绍,虾池的理想CO2水平为5mg/L,如果上述原因导致CO2水平超过29.7mg/L,就会对养殖对虾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