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全面介入影视拍摄、制作到底会拍出什么样的电影?人工真的会被替代么?如果你是资深影迷,是不是也曾不止一次畅想过这些很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今后观影体验的问题。

其实影视业界内的制作人、技术领袖、专家学者等也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并试图给出答案。6月27日,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迎来多场主题沙龙;“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正是其中一大讨论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先生,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分公司负责人、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马平等嘉宾齐聚一堂展开了热议。

真正的进步,需要大家都做“万金油”

深入探讨科技在影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趋势,洞察科技应用在影视领域的动态走向和未来蓝图是本次“科技创新赋能影视产业”主题沙龙讨论的重点。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率先带来了题为《创意为本、技术赋能》的主旨演讲。“我就是旁边合川的人,当年上大学也是从这里(永川)上火车。”尹鸿说,今天又来到这里讨论电影,自然觉得非常欣慰。

在尹鸿看来,尽管现在AI(人工智能)热度居高不下,但在自己看来仍不能真正地说它会深刻影响影视行业,它并不能替代影视创作。“就像我的演讲标题‘创意为本’,创作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灵魂。”但尹鸿同时提到,不能否认的是AI会给影视行业带来很多影响,主要影响包括从降本、提质、增效到扩大资产。

也正是基于此,尹鸿认为“我们下一步可能要讨论的是,怎么样用好人工智能这个工具,究竟在哪些方面可能让它更改善,更有助于创作,而不是它会不会替代我们。”

尹鸿表示,本次在永川举行的科技电影周应该形成一个影视科技界的联盟。“我始终认为科技创新和突破是需要协同作战的。如果永川的科技电影周能够搭起一个影视科技企业和科技创作者、制作者之间的一个协同的桥梁,中国电影的工业化和科技才会真正的进步。大家不要都挤在一个赛道上,大家都要去做万金油。”

未来电影可能只需4个人就能拍了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分公司负责人、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副会长马平马平带来的演讲题目是《触摸未来——AI视角下电影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AI对于(影视)产业的影响一方面是降本增效,同时它真正的能力是赋能,打开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巨大的创新空间。”马平举例说,中影目前正在构建自己的产业垂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去构建一个合作研发平台和合作应用平台。

马平说,模型建成后,电影叙事、电影表达、电影艺术、电影传播等知识经验都可以变成算法,变成服务。所有的视频博主,视觉创作、视频创作都可以用到这样的模型。

“虽然文生视频跟行业需求还有差距,但是我们传统的后期制作流程工艺里已经有很多步骤在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来替代了。”马平举例表示,比如一个老人背着背篓,寻遍千山万水的场景,如果用传统做法,要建模,要有灯光、渲染、跟踪等等,“可能七八个人的团队要做一个星期,现在只用一个人半天时间就能完成。”马平算了一笔账,原来7个人干7天的工作就是49个人日(工作量单位),现在是0.5人日,这就是98倍的效率。

本次沙龙的分享嘉宾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和永川格外有缘:20年前,他和张艺谋一起拍《十面埋伏》时就曾到过这里。

提到AI,霍廷霄在现场首先提到的是“未来创作者拥抱这个技术,尤其对我们视觉创作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好事。”霍廷霄说,原来有了好的IP,在拍摄前就需要大量的美术团队去前期概念;而有了AI技术后,可能前期就只需要两三个人就够了,并且AI可能产生一些比人脑更超前的想法。在他看来,怎么利用好新技术来讲好中国故事也应该是从业者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可能未来就是一个导演、一个美术、一个摄影、一个编剧,四个人就可以把电影拍了。这是我的畅想,也是不久的将来电影创作的一个方向。”霍廷霄说道。

在本次沙龙的圆桌对谈环节,导演董明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胡智锋,好莱坞特效导演麦特·贝克等大咖也带来了各自的思考和实践案例。

其中,麦特·贝克特别提到,说起人工智能,“我不希望它剥夺我们共情情感的能力,不要剥夺我们的初心。我认为世界上成功的电影其实是有共性的,那就是人类的共性。”麦特·贝克说,自己相信应该去拥抱AI技术,但也要小心要谨慎,需要警惕它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不想作为AI的奴隶,而是作为AI的主人。”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摄影 张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