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是22号举办的,请愿调查书是23号发出的。

从初赛排名第十二位,到后来被奉为“天才少女”,人人感叹“数学人才”的不易,到各路顶尖学府人才质疑,如今39名入围者共同请愿“调查”姜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赞叹声、质疑声、猜测声、从成绩到家人,到所谓的“谎言推手论”,“姜萍事件”又是因何会有如此大的起承转合?是作假还是真实?是炒作亦或是对学术亵渎?

17岁的少女做错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月的“天才少女”

来自江苏,学历中专,家境贫寒,数学竞赛全球第十二位,一位十七岁叫做“姜萍”的少女“闯入”大众视野。

随之而来的采访,被冠以的“天才”头衔,难得一遇的数学新星,连带着姜萍所在的涟水中等专业学校也被网友戏称,凭借姜萍学校档次可谓再跃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访、了解,慰问,十七岁的姜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服装学生成了网友口中的“耀眼新星”。

一切便源于姜萍参加了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而其在初赛当中,以93分的成绩在全球排名达到了第12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姜萍也是排名前30名里唯一一个女生。国际比赛,不设门槛,根据预选赛分数高低决定入围决赛名单,显然在达摩院公布入选名单后,一位来自“中专学校”的选手更为吸引人。

第十二位,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年龄不过十七,没人在乎排名第一是谁,反倒是排在第十二位的姜萍与第十三位选手吸足外界眼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不是其他,只因这排在第十三位的选手是来自中科院的博士,连中科院的博士都能够打败并排名在其前,这个来自中专的少女一时引起热议。

十七岁,中专,有着与学历不适配的“才智”令人好奇这到底是怎样遗落在数学界的“遗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处的热度,到处的讨论,令姜萍、涟水中等专科学校,以及姜萍在数学方面的指导老师王闰秋推到大众面前。

而对于姜萍的经历也开始引人一度好奇,根据姜萍老师王闰秋的说法,便是在姜萍进入学校后发现其对数学的敏感度,而据说姜萍在初中时便对数学很是敏锐,别人不会的题,她一眼便能找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是因着这样的敏感度,王闰秋开始培养姜萍,不断的做题,别人在玩耍的时间,姜萍在做题,别人在休息的时候,姜萍在做题。

做题几乎充斥少女整个学习生涯,也是因为接连做题令其成为老师王闰秋的重点关注,带着姜萍打开数学世界,王闰秋便是姜萍接触竞赛路上的启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同济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到谢惠民的《数学分析》,再到研究多元微积分,如今不过十七岁的姜萍,实力也已达到本科三、四年级的水平。

惊叹、天才、被考试分流出的“偏科天才”,姜萍身上的标签便是愈发增多,央视的采访,十七岁少女口中对大学的梦想,众人都在期待这个十七岁孩子将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不过几天时间,从十三号公布成绩到距离二十二号决赛不过短短几日,质疑声开始压过舆论声,猜测声压过赞美声。

紧接着,质疑变成了人身攻击,猜测变成了“看图说话”,随意的一张图,随意的一张清单,便再次对这个十七岁的少女定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是假的,背后一定有推手。”

“她一个中专生哪里来的水平,她这场预选赛假到不行,她老师王闰秋一定造假......”

从起初的质疑到笃定,嘲讽声音的不断,连带着不少高学历才子发声明称其作假,再令这个十七岁少女被推上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处的猜测以及各路才子的质疑视频令十七岁的姜萍再入大众视线,甚至入围的39名选手于23日,决赛结束的第二天发出请愿书,请求“调查”姜萍!

那么,到底真的是作秀蹭热度亦或是真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孰真孰假?

既然有怀疑,自然得有怀疑的理论依据,舆论正盛之际,6月18日,达摩院的回答再令事态白热化。

其中对于网传为验证姜萍的成绩,达摩院亲自找到姜萍再次答题核实其成绩真伪的说法并非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达摩院的态度很清晰,言外之意便是姜萍的成绩从被贴出公告到现在,她取得的名次是多少便是多少,对于其是否有这样的能力,达摩院并非针对其进行二次考核。

听来尤其正常,但也是再为不少质疑人增添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达摩院此次数学竞赛除去不设门槛之外,考试为开卷考试,而目的便是鼓励参赛选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团队的协作能力,以解决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简单来说,质疑者认为姜萍存在“作弊”嫌疑。而这只是其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来是在达摩院分享姜萍纪录片中,在黑板上解答数学问题存在明显的书写错误,认为其行为“完全不符合一个对数学精通”学习者的身份。

三来,有外界指控表态,姜萍的老师王闰秋也参加了预赛,且排在了第125名,也就是说,可能出现其他人和其老师王闰秋一起协助姜萍完成预赛答案的嫌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2号决赛刚结束,23号入围的39名选手请愿书便发出。

39名入围者发出疑惑,加之此前传出的“99.9%作秀”言论。

“姜萍”、“造假”“作弊”,只是短短几日,舆论的发酵到底是在“造神”还是“毁神”,且舆论已然将姜萍的所有平静的生活淹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确与否,是真是假,无人在意,仅凭借一张图,有了大部分的“看图说话”,且一传十十传百,假的说得多了,也便有几分真了。

于是矛头便对准姜萍与老师王闰秋,“编故事”“虚假作弊”“全是推手”......各式各样的说法,声讨者都成了这场舆论硝烟中的看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决赛不过于22日刚刚结束,达摩院表示将会于8月公布。距离8月还有小两个月时间,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口下留情一些。

还一个十七岁孩子一片宁静,从起初的大众为其造势舆论夸奖“天才少女”到如今依旧是大众造势为其添上“作秀”之名,是真是假,是否真的是编故事,又是否真的是没有真才实学,一切8月见分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再这之前,还是冷静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