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王莉莉

今年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二十周年。5月底,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如期举行,中阿合作再次迎来“高光时刻”。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合作、继往开来,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的主旨讲话。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中国人民同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友谊,缘自丝绸古道上的友好往来、争取民族解放时的并肩战斗、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合作共赢。新世纪以来,中阿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2022年12月,我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方愿同阿方发挥好峰会战略引领作用,持续推动中阿关系跨越式发展。中方将于2026年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相信这将成为中阿关系又一座里程碑。”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都肩负着实现各自民族振兴、加快国家建设的时代使命。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彰显我们开辟中阿关系新纪元、开创美好世界新未来的共同愿望。中方愿同阿方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紧密协作,把中阿关系建设成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标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板、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探索全球治理正确路径的表率。

习近平指出,经过双方共同努力,首届中阿峰会期间提出的推进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取得重要早期收获。中方愿以此为基础,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巴林国王哈马德、埃及总统塞西、突尼斯总统赛义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阿盟秘书长盖特分别致辞。他们均高度评价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年来阿中双方各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表示进一步深化阿中全面合作是阿中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阿方高度评价中国发展成就和经验,高度重视中国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重申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愿同中方进一步提升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阿中命运共同体。

人文交流奠定更坚实基础

“中阿合作论坛为双方协商合作、协调立场、交流互鉴提供重要机制保障。当下阿中人文交流蓬勃发展,为深化各领域合作奠定更坚实基础。”突尼斯驻华大使阿迪勒·阿拉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阿拉比谈到,当前阿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蕴含大量新机遇,双方务实合作走深走实,经贸、投资、文旅等各领域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我们应把握好这一历史机遇,利用广阔的合作前景,造福双方人民。”

阿拉比对中阿合作论坛机制表示赞赏。“论坛有助于为阿中人民谋福祉,是各方表达意愿、互学互鉴的良好平台。”他说:“本届部长级会议的举办恰逢其时,阿中双方能够有机会探讨交流发展经验,并为当下地区和国际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中阿双方人文交流历久弥新,中国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广受阿拉伯年轻人喜爱。阿拉比说:“人文交流是通往各领域交流的一扇门。”他提到,从“汉语热”在阿拉伯国家持续升温,到阿中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双方在人文交流,特别是年轻一代交流方面保持良好互动,“当青年走近彼此,阿中未来交流互鉴便更有保障。”

今年适逢中突两国建交60周年。阿拉比指出,突中长期友好,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中方助力突尼斯实现国家发展,援建或实施了突尼斯国际外交学院等一批优质项目。“突方期待同中国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科研攻关、高等教育等领域推动开展更多合作项目。”阿拉比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待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实现更有效的合作

数据显示,自2001年起,沙特一直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起,中国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沙双边贸易额已连续两年超过1000亿美元,在2023年达1072.3亿美元。

沙特驻华大使阿卜杜拉赫曼·哈勒比表示,沙特积极致力于推动沙特“2030愿景”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务实合作成果惠及两国人民。他指出,沙特与中国发展战略契合、发展理念相近、发展优势互补,中国的发展经验、先进技术产品以及巨大消费市场与沙特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等要素能够有效契合。

哈勒比指出,目前,沙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近年来,沙中双边关系全面、快速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和各层级沟通密切。2016年,沙中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成立沙中高级别联合委员会,推动双边关系向更广阔领域发展。

哈勒比说:“中国为提高服务水平、改善营商环境推出的政策举措,使其经济更具韧性,对包括沙特在内的全球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大型企业瞄准中国市场,在中国多个地区不同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沙特在能源、工业、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物流服务等领域吸引越来越多中国投资。“两国在各领域的相互投资,有利于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保障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哈勒比说。

阿拉比也积极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突尼斯在内的共建国家提供的发展机遇。阿拉比说:“突方认同中国一贯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期待同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实现更加富有成效的合作。”

原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成文表示,在“一带一路”合作中,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都与中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关系的上升和定位,不是简单的表述,而是实质性的升级,代表着务实合作的扩大和深入。”比如,中阿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300多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超过4000亿美元;又如,2016年1月,中国和埃及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五年实施纲要,其中包括80项条款,涵盖多个领域,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落到实处。

新兴领域合作升级

阿拉伯国家是中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伙伴。近年来,一批中国企业扎根阿拉伯国家,在农业、数字化、新能源、卫星等各领域深化与当地企业和机构的交流。

例如中国援建的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成功种出近千亩饲草,在不毛之地上打造出一片绿洲。该中心还将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技术分享给毛里塔尼亚、阿联酋、苏丹等国的农业技术人员,带动这些国家种植饲草上万亩,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农业合作的一张亮眼名片。

泰达投资公司执行总裁艾哈迈德·拉德万见证了泰达合作区多年的发展,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自2016年以来,泰达合作区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埃中务实合作的典范。”拉德万说。

目前,中阿合作正从传统油气贸易向油气、新能源“双轮”并进发展,在新兴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提速升级。今年5月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利雅得会议上,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沙中两国合作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石化领域,双方将继续在多个细分领域和全产业链开展更加广泛的深度合作,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也将与中国达成更多新的投资协议。

由中企总承包的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在阿联酋全面竣工;极兔速递在阿联酋、沙特为中国电商企业出海打通网购“最后一公里”;华为、商汤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奔赴中东市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积极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自身和当地共同发展。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在全球贸易疲软背景下逆势增长,同比增长高达29.9%。海湾工业咨询组织投资专家巴塞尔·沙迪德近日表示,建造更多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电池工厂、太阳能发电厂,是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通过和中国企业加强合作有望让这些目标尽早实现。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蔺陆洲认为,以北斗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卫星技术对于帮助阿拉伯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发展自身先进技术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