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长廊这么一修,感觉焕然一新,更舒服了!”“这个广场是我每天都要来散步聊天的地方,真不错!”……近日,通安镇的居民发现了一些身边的新变化。

为全面提升居民生活适宜度及幸福感,通安镇从居民身边的小微之处着手,从“实处”出发,立足居民切身需求,推进小区改造提升,为居民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

需求导向,解居民燃眉之需

“现在小区里面,老年代步车很多,在小区内乱停乱放,占用机动车位。”“有的还从楼上向窗外拉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日前,华通六区社区工作人员陆续收到小区居民的反映,一些老年代步车乱停乱放,占用了机动车位、消防通道,给居民生活出行带来不变。

了解这一情况后,社区立即着手展开摸排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决定对现有资源进行改造利用,以满足居民需求。

华通六区小区内的8处“犄角旮旯”通过“小微改造”,变成了“老年代步车停放点”。其中4处位于3幢和4幢附近,用黄线划了车位,总共划出了17个老年代步车停车位,并且悬挂了“老年代步车停放点”的标牌。“以前只能停在机动车车位上,现在有了专属停车位,方便多了。”一位老人高兴地说,还有4个点位将设置在11幢和13幢附近。工作人员介绍说:“小区目前有30余辆老年代步车,我们已做好登记,这次改造大概整改了150平方米,规划的车位初步可以满足居民需求。”

华通六区负责人表示:“听民情、汇民意、解民忧,我们将继续立足‘关键小事’清单,依托‘小微改造’项目,解决小区停车难、设施老旧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提档升级,构建休闲文化阵地

华通二区常住人口有9200余人,小区商业街广场上建有一条紫藤长廊,毗邻菜场、银行及商超,作为居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休憩点,供居民日常休息,同时也是小区的党建、廉政文化和法治宣传的阵地。但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出现了长椅老化、地面损坏等现象。

华通二区党委将修复长廊纳入了2024年度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进行全面推进。日前,经过改造,紫藤长廊焕然一新。长廊长约60米,分别以党建、廉政、法治三个主题打造,长廊廊顶挂着党建文化、廉政警示内容和《宪法》《民法典》等法治知识,让广大居民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文化熏陶。

在改造完成后,社区充分发挥长廊的文化宣传、议事协商的功能,问需于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共建反邪高地守护苏城福地”反邪教主题宣传,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宣讲,开展“长廊议事会”,并且采取“移动办公+社区干部轮值”工作机制,深入了解居民关心的问题。

“这个长廊离家近,过来很方便,既能避暑纳凉,又能下棋娱乐,还可以参加社区活动、接受廉洁法治教育,大家平时都爱到这里坐坐!”居民陆阿姨对修缮后的长廊点了一个赞。

调研议事,议出美好公共空间

近日,华通五区聚焦小区广场的微提升,开展了协商议事活动。

协商议事活动选在了新风广场“真山茶馆”开展。首先,大家对新风广场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大家发现墙面有小朋友乱涂乱画情况,广场标语文字也有剥落的情况。然后大家围坐在广场上的“真山茶馆”,对广场的提升进行了协商议事。大家结合自身经验和居民需求,就广场的功能布局、设施完善、环境美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的提出增加一些适合老年人休闲的设施,比如设置棋盘等,以满足小区老年居民需求;有的建议打造儿童游乐区域,让小朋友在广场上自由活动;还有的则强调了广场照明设施的重要性,以确保居民夜间活动的安全。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认真倾听彼此的意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可行的方案。经过充分的协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被梳理出来,为后续小区广场的微提升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通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细微改造中才能见为民服务真章,通安镇通过多举措、多形式,让小区改造改到居民“心坎”上,不断提升小区环境品质,从而推动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萱)

(来源: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虎丘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