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高考自我感觉很不错,预计可以考630分以上!

2019年,安徽淮南某考点外,一位“特殊”的考生面对一众记者,自信的回答令周围一片哔然。

只因这位考生并非大家想象中青春洋溢的高中生,而是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不知道还以为是哪位考生的爷爷来接孙子呢!然而当老人查成绩的时候瞬间傻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是什么驱使他在这个年纪还要参加高考?他最终又考了多少分?

2019年,姚克亮依旧是考场里年龄最大的考生,是高考考场的常客,每次他都满怀激情来参加考试。据记者采访:“语文我最拿手,绝对超过100,数学比语文差点。“”“英语不行,最多四十分。”这几门加起来能有630分,这次我终于能去上大学了!这话一出,众人讶异,真的能考这么高的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姚克亮是安徽淮南市的一名退休工人。初中辍学后为了生存养家就去学了一门技术,成为一名工人,从开始工作直到退休,一直从事机械修理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当时其他的工人都一样,姚克亮只想安安稳稳、普普通通的上班挣钱养家,但也有些许不同。

姚克亮爱好写文章,把自己日常所想用笔记录下来,也会经常向报刊、杂志邮寄文稿,挣一些稿费补贴家用。还受邀参加过作家协会,和其他作家交流学习,还自编了一本未发表的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代变化迅速,姚克亮越发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所以每天听广播,看国际实事来学习英语,生活越发丰富。未能完成学业,一直是姚克亮心中的一抹遗憾,这股热爱学习的劲儿也为他后来坚持参加高考埋下一根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人身份的姚克亮从未停止过学习,渐渐地,他的心中形成一个梦想。他要上北大!所以待他退休以后就更加努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姚克亮经常出入书店,每天上工前都会读几篇著名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考不再受限后,2012年姚克亮第一次考试,考完就给自己估分630,还四处告知亲戚朋友,连记者都过来采访他,可考试成绩出来后令他们大跌眼镜,因为姚克亮只考了63分。英语得分最高,43分,语文数学一共才20分,文综居然考了个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位数的总成绩并没有打击到姚克亮的自信心,于是更加勤奋学习,口袋里一直放着教材,直至全本摸透才换下一本。可惜在2014年梦想再次落空,总分33还没有上次考的多。姚克亮感觉徒劳无益,自己都这么努力学习了,怎么会这么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时隔四年重拾信心,姚克亮带着充分的准备再次报考,半个月后收到26分的总成绩,继前两次这是他史上最低得分。但姚克亮还是坚持自己意愿,明年要继续赴考,并且信心十足!第四次成绩还是不理想,姚克亮内心失望,一度对外称不会再参加高考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的道路,继续钻研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姚克亮有着同样“特殊情况”的还有一位老人!他风雨无阻连续多年参加高考,是南京家喻户晓的高考狂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来到2015年6月7日,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拉开序幕。在南京某一考点,一位拄拐且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拿着准考证从考场内慢悠悠地走出来,考点大门口有许多记者和等待自家学生考试出来的家长们,可这些人一点也不稀奇这位老人的不合群,原来老人已经86岁了,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侠,1929年生,高中毕业后参加职业教育学习兽医,1953年开始在蚌埠铁路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按理说,已经参加医疗工作的汪侠没有必要再去参加高考了,可是他担心别人不相信自己的医术,才去参加高考争取拿到一张大学毕业证来证明自己,让病人放心也让自己安心。可是汪侠为什么会选择从医这条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是因为当时父亲生病但是没钱医治,所以才想着报考医学专业,学成为父亲治病。可事与愿违,1954年,刚高中毕业一年的汪侠第一次参加高考,可成绩排名落后,总分数没合格,他学不了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实现自己上医学院的梦想,每个月发的工资有一半都用来够买相关书籍学习,不会的题目加以批注。接着三次都报考了但还是劳而无功,之后又因国家制定的高考制度没能参加高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2001年,高考考生在年龄和婚姻状况上不再受到特定的限制。汪侠得知此消息后直接奔赴报名点报了名,年龄没有给他附上枷锁,72岁的他并没有因此有丝毫退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报考的这些年,汪侠依旧每天读书学习,怕自己有一天没学就没考上大学。但是这次考试成绩依然差强人意,与他想要报考的南京医科大学的分数线是远远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2年的结果虽然与之前没什么区别,可对于汪侠来说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南京医科大学要“破格”录取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期间,汪侠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每天早出晚归学习功课,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课题,积极完成所有课业。可是没有学籍,即使自己每门课的成绩再优秀,还是没有毕业证。

重整旗鼓的汪侠时隔五年再次踏进高考考场,并激情宣言:“我一定要取得南医大的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2009年…2015年,从第一次参加高考,汪侠一共参加了15场考试。一次接着一次报名参加考试,先不说普通学生这样一次次考试情绪会不会崩溃,心态会不会被一点点的消磨掉;更不要说汪侠已经86的高龄了,可是他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次次失败而退却,屡战屡败后又重拾信心继续报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姚克亮家人持支持的态度,汪侠的老伴儿却不怎么支持他参加高考,还说:“这么大年纪了,还去考干吗?不知道的又会说在作秀!考得不好丢人嘛!而且学习多伤脑筋,你看他现在瘦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梦者事竟成!即使最终结果不尽人意,但两位老人勇敢追梦的行为让我们致敬。他们用坚持和勇气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习的力量和价值,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魅力和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无数学子来说,高考无疑是这条路上的一道重要关卡,既是通往大学的直径,也是梦想的起点。

岁月无法剥夺一个人追求知识和前进的动力!老年人高考不再是什么奇怪的事件,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年龄段的学子,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