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4月,杜聿明病危住院。老友郭汝瑰得知后,赶往医院探望。杜聿明半晌没有说话,突然抓着郭汝瑰的手问道:“我的时日不多了,你能不能跟我说实话,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都出自黄埔军校,曾经都是蒋介石麾下的爱将,但郭汝瑰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杜聿明至死也解不开心结呢?

郭汝瑰出生在书香世家,自幼成绩优异,父亲一心想让他学医,但郭汝瑰看到时局危急,毅然投笔从戎,考取了黄埔军校。

他进入的是黄埔五期,比杜聿明整整晚了四年,两人在学校并无交集,但是抗战全面爆发后,都奉命参加了淞沪会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几十架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郭汝瑰率领14师坚守阵地,誓死不退。在危急关头,他写下遗书,跳出掩体,指挥作战。

在与日军反复冲杀七天七夜后,郭汝瑰所部伤亡惨重,但阵地仍未丢失。杜聿明一直认为郭汝瑰是个弱冠书生,此战令他刮目相看。

此后,郭汝瑰在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中多次献上奇计、立下战功,被任命为国防部作战厅长。而杜聿明也凭借桂南会战等战役中的优异表现,屡获升迁,两人都逐渐成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蒋介石不知道的是,掌握核心作战机密的郭汝瑰已秘密加入共产党,为我党提供了诸多极有价值的重要情报。

1947年5月,郭汝瑰连夜将孟良崮()方向的作战计划传递出来,并特别叮嘱提防张灵甫的美式机械化部队。此战的最终胜利,可以说郭汝瑰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淮海战役前夕,蒋介石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徐州、蚌埠一带寻机决战。郭汝瑰制定的作战方案尚未下达,就已到达我党的指挥机关。

对作战部署本就心存疑虑的杜聿明,又接到郭汝瑰是卧底的情报,更加怀疑连续的失利必是内部有人泄密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杜聿明到郭汝瑰家中做客,看到室内非常简陋,客厅的椅子上竟有几处破洞,狐疑地问:“你也算是高官了,何以清贫至此?”

杜聿明越想越不对劲,随即把情况报告给了上级顾祝同。但是顾祝同冷眼相对:“你率部作战不利,没有真凭实据,怎么能随意怀疑同僚,推卸责任呢?”

仍不死心的杜聿明直接找到蒋介石告状,没想到蒋介石勃然大怒,训斥道:“难道国民政府都是贪财好色之徒,就没有廉洁的官员吗?”

全国解放后,在仍需保密的情况下,中央并未直接公开郭汝瑰的真实身份,杜聿明心中的执念也迟迟未能消除。

直到临终前夕,杜聿明仍然惦记着郭汝瑰的身份, 追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到底是不是卧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位曾经共事多年的老友,郭汝瑰淡淡地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是我们殊途同归,又何必多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