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据报道,20岁的浙江绍兴姑娘丽丽(化名)由于使用防晒喷雾不当而造成“白肺”。无独有偶,去年8月,20岁的湖南长沙小伙小李(化名)在使用防晒喷雾之后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那么造成“白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防晒喷雾又该如何安全使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晒喷雾刺激诱发急性过敏性肺炎

事情的原委是,丽丽当时一边和妈妈说话一边喷防晒喷雾,没有屏住呼吸,结果刚喷完就咳嗽不止,后来感觉越来越不舒服,呼吸越来越困难,于是前来就医。经CT检查发现,丽丽的双肺呈现大范围白色样病变,报告提示“白肺”,被诊断为急性过敏性肺炎。丽丽在吸氧、激素抗炎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后,急性症状得到缓解,被收到呼吸内科病房进一步住院治疗。

与丽丽情况类似,小李在使用防晒喷雾时不慎误吸,随后出现胸闷、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的症状,到医院检查,肺部CT片显示“白肺”,被紧急收治住院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陆远强介绍说,此类“白肺”与使用防晒喷雾时吸入的有害物质有关。喷雾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会刺激诱发一系列过敏反应,从而导致广泛的气管、支气管乃至肺水肿,让肺部无法正常工作。

防晒喷雾有吸入和易燃易爆风险

对于防晒喷雾的安全使用,早在今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就曾发布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等机构的专家撰写的安全提示。其中指出,防晒喷雾使用不当主要有两方面的安全风险:

◎吸入风险 消费者在皮肤上使用防晒喷雾时,可能会无意中吸入喷出的液滴,这些液滴可能包含防晒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香料、防腐剂等各类化妆品原料。在狭小密闭空间中密集使用时,比如在车窗关闭的汽车内,可能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从而可能引发健康风险,尤其是对气道敏感度较高的过敏体质儿童,容易诱发剧烈咳嗽或喘息发作。与喷雾剂型化妆品相比,气雾剂型化妆品由于喷出的液滴相对更小,因此在使用时吸入风险相对更大。

◎易燃易爆风险 由于气雾剂型产品中使用的推进剂可能是丁烷、丙烷等易燃物质,且处于液化的高压状态,遇火源易发生爆燃事故,因此,防晒喷雾化妆品在使用和存放时需要关注防火防爆的问题。

喷雾避开眼睛、口鼻、火源、静电、伤口

上述安全提示指出,使用防晒喷雾要注意3点:

第一,尽量避免吸入喷雾。要在空气流通的场所使用防晒喷雾,不在车内、卫生间等狭小密闭的空间内使用。喷洒时要注意避开鼻子、嘴部、眼睛,尽量避免吸入。如果出现大量吸入喷雾引起鼻腔痛痒、咽部不适、咳嗽、喘息、胸闷等,首先应及时到空气流通的空间,并将化妆品清洗干净,避免再次接触。如果出现发热症状,或者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第二,注意将防晒喷雾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晒;使用时应远离火源、热源、静电、撞击等,避免将产品或使用完的空罐刺穿或投入火中。

第三,避免在伤口、红肿或湿疹等皮肤有异常的部位使用防晒喷雾。

先喷到手上,再涂抹到脸上更安全

对于防晒喷雾的安全使用,国外一些机构如美国皮肤病学会也给出5点建议:

◎绝对不能对脸直喷,避免吸入而导致过敏 眼睛、口鼻处没有角质,防晒喷雾中的化学成分吸入后或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首次使用防晒喷雾时,要先试试有无过敏,比如先在四肢小范围喷涂,观察1小时以上,如果局部不红不痒无异状即可。脸部使用时,先喷到手上,再涂抹在脸上。

◎把喷嘴靠近皮肤 靠近皮肤喷洒,可以避免喷雾在空气中弥漫而造成吸入过敏,同时可以避免浪费。

◎喷后要涂抹均匀 防晒喷雾虽然方便,但很容易遗漏。为了确保其形成一个全面、均匀的覆盖层,喷后要用手涂抹均匀。

◎避免在大风环境中使用 大风环境下,使用喷雾比较困难,而且更容易不小心吸入。

◎切勿在高温、明火附近或吸烟时使用 防晒喷雾以气溶胶的形式出现时会易燃。因此特别需要避开烧烤架、蜡烛或其他火源;在靠近明火之前,要确保彻底擦干。

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

2023年8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规定:“不建议儿童使用喷雾型防晒化妆品,如必须使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吸入风险,在使用方法中标注‘请勿直接喷于面部’‘避免吸入’等类似警示用语。”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安全提示指出,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尤其是小年龄儿童和过敏体质儿童。防晒喷雾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由于儿童各方面发育尚未完全,呼吸控制能力较弱,再加上儿童心智尚未健全,在使用防晒喷雾时更易出现不慎入鼻、入口、入眼等现象,引发健康风险。如必须使用时,家长可以将该产品喷于手掌后,再涂抹于儿童皮肤表面。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楚超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