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曾出现过不少将领申请“让衔”“降衔”的小插曲。

这当中,有一位将军更直接,他当年没有到场领衔,毛主席单独找过他谈话,他也没有接受。

这还把彭老总惹生气了,当即找到这位将军,跟他说这个军衔他必须领。

彭老总还说“毛主席的话你都不听了”,出言要动手教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彭老总说的是气话,但他真心认为这位将军配得上中将军衔。

在多次劝说下,将军最终答应下来,接受了少将军衔。

而这位拒绝中将军衔的将军,正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解放军60军副军长,白天将军。

他为何要拒绝中将军衔,在彭老总找他谈话时,他袒露过自己的想法,具体如何,这就要回到1955年授衔仪式上了。

寻找真理

白天将军的少将军衔,是在1957年授予的,但还是算作1955年系列的开国将领。

这就意味着,他的授衔是补授的,只不过,最开始,中央给他定的是中将军衔,少将也是在彭老总的多次劝说下,才终于接受的。

因为这个事,彭老总还发了一次火,说将军不听毛主席的话,要收拾他。

那么,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授衔仪式按时开始,马上就要到给将军授衔了,结果在仪式上大家半天找不到他。

几番寻找后,大家这才知道,他不想接受中将军衔,索性没有来。

那时,有人就觉得将军实在太不给面子了,难道是对定的军衔不满意,还是对有些人有意见?

将军的这一行为,引得大家开始纷纷讨论。

在那时,除了“让衔”“降衔”的将领,实际上,也有一小部分人对自己的军衔并不满意。

将军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他自己没有出来解释,自然引起了别人的猜测。

毛主席、彭老总等领导同志,知道白将军的情况,他绝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所以这个事情被主席等人暂时压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式结束后,毛主席单独找他谈话,希望他能接受中将军衔,但将军还是委婉表示,自己受不起这个军衔。

不过,主席没有强求,后面还是叫他再考虑一下,他认为这个授衔是合适的。

没多久,彭老总就知道了这个事,彭大将军本来就是个性格直率的人。

他一想到这小伙子没有到场,也不听毛主席的建议,火一下就蹿上来了,当即找到将军,问他为什么不接受军衔。

直到那个时候,将军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原来,他是觉得自己不该被授衔,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因为,将军是1941年才入的党,他看见好多比自己先入党的同志没能授衔,他就觉得自己不配。

关于1955年的初次授衔,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红军不下校,八路不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在抗战期间,他曾是八路军“前总”的参谋处长,解放战争期间,又在东北民主联军担任参谋处长,经历不少重大战役,授为中将是合适的。

而且那时中央的标准是相当严格的,对每一位将领的战斗经历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

即便如此,将军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在彭老总的多次劝说下,才接受了少将军衔,比中将低一档。

除了入党时间晚,让他觉得不合适以外,其实,他内心深处还觉得,自己是“脱了皮鞋”过来的同志,授中将实在不合适。

白天将军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往,这就要回到1925年的“五卅惨案”。

那时,将军还不叫“白天”,他原名叫“魏巍”,“白天”这一名字,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说是他重获新生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惨案发生后,18岁的他正在学校读书,学习了许多新思想、新理论。

他听闻惨案细节后,备受触动,在革命的感染下毅然投身到了各大运动当中。

这年冬天,他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生,学校内,他接受了各种军事课程,还听了国民党左派和中共党员的政经课程。

课余时间,他还阅读了不少革命书刊,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步向共产主义靠近,心生向往。

第二年秋天,北伐军凯旋,准备拿下武汉,再前往苏杭等地作战。

他们急需大量的中下层士兵、军官,然而他们暂时还找不到那么多兵源,因此,第四期的学生们只能赶鸭子上架,提前毕业。

1926年的冬天,他被调到了国军新编1师2团,担任实习排长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他正式踏上了军旅生涯,不过仅过去几个月,时局的风向再度发生变化。

从将军的早年经历来看,他曾在国军队伍中战斗,并不是一来就加入了共产党。

那么,后来是因为什么事让他下定决心,弃暗投明呢?这就要讲到他抵抗日军时的一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