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的含铁量高,吃桃能补铁”

传言说桃子的含铁量是水果中的冠军,能够补铁,有助于补血。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实际上,桃子在补铁方面没什么作用,不仅铁含量低,只有 0.3 毫克/100 克,而且还是植物性铁,吸收利用率也很差。

民间有传言说:吃桃子能补铁补血。实际上,桃子在补铁方面没啥作用,不仅铁含量低,只有 0.3 毫克/100 克,而且还是植物性铁,吸收利用率也很差。

相比之下,要想补铁、补血还是吃鸭血更有用,白鸭血的铁含量最高为 30.5 毫克/100 克,这可是桃子的近 102 倍呢,而且吸收利用率高。

桃子的营养如何?

桃子在我国已有 5000 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产桃大国。拿到一颗桃子,闻起来桃香四溢,一口下去肉质细腻、甜蜜多汁。

在众多水果中,桃子的营养虽然不是很突出,但也能为我们提供膳食纤维、钾、维生素 C 等营养以及抗氧化成分。

桃子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 1 克/100 克,这含量并不突出,连苹果都比不上;钾含量为 127 毫克/100 克,在水果中算中等水平,虽说比不上香蕉,但却是苹果的 1.5 倍;很多人都比较关心水果中的维生素 C 含量,桃子可能会让你失望了,它的维生素 C 含量较低,只有 10 毫克/100 克,虽说比苹果高,但跟橙子、草莓、猕猴桃、番石榴、冬枣等水果比起来可就差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桃子的部分营养成分

但桃子中含有多种酚类物质,有研究在桃果中共鉴定出 58 种酚类代谢物质,其中绿原酸、儿茶素、新绿原酸、表儿茶素是桃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这些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能帮我们减轻身体的氧化损伤、对抗慢性炎症、减缓衰老,对预防慢性疾病也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食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吃对“养人”,吃错“伤人”

桃子吃对了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对身体有益的营养,起到所谓的“养人”作用,但如果吃错了可能会“伤人”哦。

1.热量不高,但吃多也胖

桃子的热量不算高,为 42 千卡/100 克,白粉桃的热量更低,只有 26 千卡/100 克。这对于既爱吃桃子又想要控制体重的小伙伴来说,还是很友好的。但即便如此,也别狂炫,吃太多桃子同样不利于控制体重。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水果每天建议控制在 200~350 克,1 个油桃的重量约为 150 克,而 1 个大水蜜桃就有近 250 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食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2.别打成果汁

很多人习惯把桃子打成果汁直接喝,认为喝果汁就等于吃了水果,实际上二者并不等同,这种做法并不建议。

首先,水果被榨成果汁后,营养成分可能会流失,比如维生素 C、膳食纤维;其次,果汁中的糖都是游离糖,原本新鲜水果中的糖都存在于细胞内,叫作“内源性糖”,而被榨汁后细胞壁被破坏糖分都游离到细胞外了,就成了游离糖,游离糖对血糖的影响较大,容易升高血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权图库图片,转载食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再说了,果汁很容易喝下肚,饱腹感不强,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去两大杯都没问题。比如,直接吃 2 个大桃子可能会吃不完,但如果是喝 2 个大桃子打成的果汁却很轻松,不仅不利于控血糖,还可能会让人长胖哦!

3.别吃桃仁

有人吃桃子的时候会无意间咬开桃核,露出桃仁,也许会把它当成坚果吃掉。其实桃仁不建议吃哦,可能含有苦杏仁苷!苦杏仁苷本身是无毒的,但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可水解生成有毒的氢氰酸,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

4.小心桃毛过敏

另外,有一些人可能对桃毛过敏,接触桃毛后会引发瘙痒、红肿、胸闷、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这类人群建议尝试没有桃毛的油桃,或者戴手套去掉桃皮,也可以找家人或朋友帮忙去除桃皮后食用。

做好这些注意事项,桃子还是我们夏季非常美味的水果的。夏季的桃子水嫩多汁,桃香浓郁,爱吃的朋友千万别错过哦!

照“谣”镜

面对食品类的信息,对于健康人群,注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到均衡饮食,其实就够了。而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建议参考专业医师或营养师的建议,不要盲信不可靠来源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2]徐子媛.73份桃种质资源果实品质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21.DOI:10.27244/d.cnki.gnjnu.2021.002245.

[3]牛良,曾文芳,潘磊,孟君仁,鲁振华,崔国朝,王志强.硬质桃研究现状及展望[J].果树学报,2020,37(8):1227-1235

[4]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许建兰,严娟.红肉桃研究与利用进展[J].果树学报,2014,31(5):959-966

[5]李全文,蔡娟,代立群.桃毛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J].疑难病杂志,2003,2(3):153-153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张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策划丨何通

责编丨何通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