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6月27日电 题:捞刀河堤夜巡人
  新华社记者戴斌
  近日,湘江形成第3号洪水,持续的强降雨让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的捞刀河水位迅速上涨,流域内的罗汉庄站发生超警洪水。
  6月26日,夜晚的捞刀河堤十分安静,几个身影默默地来回踱步、查看水情。巡河,是捞刀河街道罗汉庄村党委书记范文其和他的同事们眼下最紧要的任务。
  倘若是其他寻常日子,河堤上也许是情侣在微风中轻语、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老人在夕阳下漫步……但6月24日以来,河堤属于这支巡河队。
  持续的降雨、湿冷的天气、潮滑的地面大大增加了巡河的难度。
  巡河期间,范文其和捞刀河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徐本明大多时间都很沉默,他们需要精力高度集中,关注周边状况。
  “我们首要看的,就是河里的水位。”徐本明指着不远处的浪花说,“第二要看河堤有没有裂缝和滑坡,最后再检查坡脚和垸内有没有散浸和涌砂冒水现象。”
  巡河人手中的手电筒不断地扫视着河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堤坝的情况、每一处水位的变化,他们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及时上报。
  岸边不只有街道工作人员,还有附近赶来帮忙的村民。
  “把两边的草都除了,看得清楚一些,能及时发现险情。”堤岸下的护坡草足足有半人高,村民粟张虎只能拿着木棍拨出一条前进的道路,方便进一步监测水情。
  晚上9时许,湘江水位高度超过37米,并在持续上涨。
  巡河队的人逐渐变多了。“我们街道9个村(社区),24小时轮班,每8小时一班。”捞刀河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宏波站在河堤护栏旁说,15.3公里的河堤岸线,他今天已是第三次巡查。
  夜深,雨势渐弱。每隔1公里的防汛值守点里只有一张简易木桌、几把塑料凳,但却是巡河人临时的“港湾”。
  即便是在短暂的休息中,他们也始终保持警觉,时不时起身向值守点外探头,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险情。
  “大家辛苦了,休息时喝口热水暖暖身子。”捞刀河街道办事处主任孟天知一刻也没有闲下来,他走进一个个值守点,关心地问起值班保障物资的储备情况。
  “咱们做这些,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安心睡个好觉,不用担心家里会进水。”被问到巡河工作苦不苦时,捞刀河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杜润松这样回答。
  170余人组成的巡河队,有的是来自捞刀河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农业农村办公室、水利管理所的老干部,10多年的防汛经验,让他们对每一个隐患都了如指掌;有的是工作不久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热血投入到这场守护家园的战斗中……70多个小时,不曾停歇。
  远处天空逐渐泛白,捞刀河畔,人们从一夜安眠中醒来。
  “你们冷不冷?千万别感冒!要注意安全!”附近的村民经过河边,心疼地向巡河队的值守人员、志愿者们招手,频频叮嘱。
  怕巡河人吃不上早餐,没过多久,村民又带着热腾腾的包子折返回来,送到值守点时,天已经亮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