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以法治为笔,共画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西林县不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六月、绿荫已浓,蝉鸣渐盛。行走在西林县八达镇红星村平用屯,争相竞艳的一池荷花,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恬静雅致的乡村美景不断映入眼帘……

乡村治,百姓安。近年来,西林县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通过法治赋能乡村治理,使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林县马蚌镇马麻村群众利用院墙创作法治院景。西林县委政法委供图

精准普法,“法治之花”开遍村村寨寨

法治主题公园、驮娘江百里法治长廊、平安法治小院、学法角……这些处处可见的法治元素,让西林县各村寨呈现浓郁的法治文化气息。

西林县以“八五”普法为抓手,开展以民语普法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活动,打造“双语”民族特色普法品牌,鼓励使用民族语言建设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创作法治文艺作品、编制少数民族语言普法读本,通过“民族语言+壮戏+快板”“普法夜校”等形式,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法治素养。建设法治宣传栏、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教育基地等系列法治文化阵地。同时,鼓励引导群众依托广场、院墙等,组织创作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院景、法治漫画、法治谚语、家规家训等法治文化作品,让群众在出行路上、田间地头、休闲散步中感受到浓厚法治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林县法治主题公园一角。西林县委政法委供图

法律明白人,“法律活字典”撒播法治种子

近年来,在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中,西林县根据本地乡村分布、农村人口数量等实际情况确立“法律明白人”培养数量,实现村民小组“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并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法律知识,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活字典”,带领群众共同营造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法律明白人”及时收集、反映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发现重大矛盾纠纷、突发事件苗头。通过上门入户、谈心交流、感情互动等方式,积极参与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去年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485件,调解成功率达9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林县司法局民族语言法治宣传进乡村现场。西林县司法局供图

法治保障,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现在村里老百姓开始从事民宿、餐饮行业,游客也越来越多,新的法律问题也一并出来了。”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党支部书记熊章乐说,“比如在村里开农家乐,怎么规范经营?游客们来到村里旅游,如果在旅游期间与游客发生了法律纠纷,应该怎么办?这些需要专业的法律人才提供法律服务。”

西林县全面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在全县99个行政村(社区)村派驻41名村法律顾问。村法律顾问采取“坐诊”与“巡诊”相结合方式,帮助村干部解决基层涉法矛盾纠纷问题,让群众充分享受“零距离”法律服务。

此外,西林县结合巡回审判教育进乡村活动,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非法捕捞案”等典型案件现场开庭,通过庭审宣讲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注重激励引导村(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治安巡防员、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防、服务群众等工作。2024年,西林县共有木顶村、城西社区等18个村获评全区平安村(社区)示范点,一季度西林县群众安全感达99.34%,实现新提升。(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