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7日讯(记者 闫军)沪指再次回到3000点水平线以下,宽基ETF成交量明显放大,在“神秘资金入场”的传言中,确有抄底资金的身影出现。

6月27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50ETF等宽基ETF再次放量,全天成交额分别为49.95亿、32.21亿、22.64亿。此外,嘉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科创5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以及南方中证1000ETF成交额也均突破10亿。

沪指3000点是不少投资者的抄底点位。Wind数据显示,自6月21日沪指跌破该数值以来,至26日,短短4个交易日内全市场ETF累计区间资金净流入近403亿元。其中,4只头部沪深300ETF和南方中证500ETF合计净流入额达到291亿元。

宽基ETF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总能获得资金抄底买入,不少此前较少在宽基布局的基金公司也瞅准了这“泼天的富贵”,富国基金今年刚刚发行了沪深300ETF,招商基金也上报了该类ETF产品。

5只ETF短短4天净流入近300亿

热闹依然是头部ETF的,3000点水面以下,全市场ETF资金区间净流入超过400亿,而有近300亿属于5只ETF,真正的遥遥领先。

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近120亿,易方达和嘉实旗下沪深300ETF区间净流入分别为55亿和41亿,南方中证500ETF净流入37.72亿,华夏沪深300ETF流入情况与南方中证500ETF规模相当,也超过37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方中证500ETF在这一波神秘资金入场中表现较为突出,净流入资金超过华夏沪深300ETF。在业内看来,按照今年2月抄底资金的入场顺序:“第一步沪深300托底指数;第二步进入中证500指数,用中盘增强市场信心;第三步干预中证1000指数、2000指数,活跃市场”。但是这一次,资金在大举买入沪深300ETF的同时,兼顾了中证500ETF。

抄底资金持续涌入,市场在6月26日探底2933.33点。在6月初,市场曾有风格切换的预期,科特估有没有可能接棒中特估?结论未定,但经过一个月的下行,机构不再谈论大的主题轮动。

正如创金合信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所言,市场重回波澜不惊的交易逻辑。年初市场普遍认可红利低波+科技成长的多元配置逻辑,期间出海交易对这一主线产生了很大的扰动。随着扰动弱化,市场进入波澜不惊的状态,投资者有望重回这一共识。在过渡期,保守的耐心投资者继续持有耐心三宝:黄金、长债和红利,静待科技成长市场的出清。激进的耐心投资者应该高度关注科技成长的机会,如央国企持股、硬科技、并购、治理结构国际化等。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认为,市场在缩量调整中逐步积蓄动能,后续更明确的基本面改善信号或将支撑市场的进一步改善。

经济学家、基金经理们的观点“翻译”一下就是,即便是市场在3000点以下了,参与者更多地是在观望。外需疲软,内需也不太旺盛,只能等着刺激政策成效显现以及预期新政策落地。

中证A50ETF总规模达到287亿

在区间资金净流入前列中,今年的ETF新秀中证A50ETF也有产品表现不错。银华中证A50ETF在4天之内,资金流入超过5亿,最新规模也突破33亿,目前在首批10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四。

平安中证A50ETF近期净流入表现同样不错,实现3.36亿净流入,规模达到48.98亿元,规模突破50亿份,在总规模上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与其他同类产品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6月26日,10只首批中证A50ETF合计总规模达到287.02亿,较3月8日成立之时的165亿,短短三个多月,规模增加74%,吸金能力着实不俗。

值得注意的是,6月17日,中证A50指数发布以来的首次调仓日,成分股有了微小的变化。原成分股锦江酒店(5月31日权重0.19%)被调出,一只新的成分股三环集团被调入。

摩根资产管理方面认为,中证A50指数本轮调仓遵循了指数发布时的编制理念和调仓规则,体现出指数的优胜劣汰机制以及持续自我优化的生命力。调整后的前十大重仓股权重之和从50.69%提升至51.64%,头部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调整后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和中国平安三者依然维持前三大成分股的位次,显示出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此外,长江电力权重显著提升,也体现出传统行业稳健经营、持续分红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价值得到认可。

为何上证50ETF净流出?

成交额与是否净买入并不存在正相关,近4个交易日内,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以及南方中证500ETF共计4只ETF区间成交额超过百亿,分别是239.22亿、117.41亿、104.47亿以及102.17亿,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区间净流入仅4.56亿元,而华夏上证50ETF则净流出近14亿。

上证50ETF的净流出让市场略有意外,不过业内人士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同样作为核心资产的代表,中证A50指数更有优势,覆盖沪深两市,范围更广,一定程度上有替代性;二是当下红利资产估值高企的背景之下,上证50指数中金融权重最高,而近期银行股连创新高,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基金公司再卷宽基ETF

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当抄底资金来的时候,全市场的ETF自动分为最头部的宽基ETF和其他。当基金公司越来越意识到这个现实后,有资源有能力的公司选择加入阵营,以期分得一杯羹。

今年5月,富国基金发行了沪深300ETF,发售5天就提前结募,募集7.17亿元,火速上市建仓,这一募集结果已经相当可圈可点,在当下的市场,还能捧场的自然是机构资金。

不仅是富国,仅在去年12月以来,就有包括招商基金、西藏东财基金、大成基金上报了沪深300ETF,中欧基金则上报了沪深300指数基金,等待监管批复。

在全市场已经有14只沪深300ETF,并且头部格局已定的背景下,仍有基金公司加入,再卷这一品类,对于这些公司而言,能不能后来者居上,挑战当前的巨无霸地位是后话,在神秘资金、抄底资金来的时候,能够有产品承接才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