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

01

“我的女儿把最好的一次成绩给了高考。”

6月24日,山西一位妈妈开心地晒出了女儿的高考成绩:文科,438分。

她说这是女儿从来没考过的分数,之前模考基本在380-400分之间,分数最好的一次考了403分,但也没没达到二本线。

这次女儿考了438分,作为妈妈她很开心,也很骄傲。

而在高考出分后的这些日子,六七百分的报道有不少,为此,438分显得格外醒目,引起很多网友的注意。

看到这位妈妈的分享后,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表示孩子尽力了就值得表扬,直言这位妈妈不焦虑的心态很棒。

“比平时发挥的好,孩子超越了自己,当然开心啦!”

“这位妈妈好棒,每个人努力所能达到的高度不同,奋斗过了便好!”

“女儿拥有一位这样的妈妈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也有人说:“这分数连山西本科二批线都没过,有啥可开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此话一出遭到不少网友的反驳:

“努力过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什么不开心?”

“二本线没过又不是人生过不了了,考得不好的人都要准备一辈子郁郁寡欢把人生搞砸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都想考高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考出高分。

虽然女孩的分数不高甚至没过二本线,但她尽力了,就不会有遗憾。

更何况,人生的路很长,高考并不是终点,分数也无法定义一个孩子的未来。

兴趣爱好、个性品德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比起分数焦虑,父母能正视孩子的努力,就已经给孩子的未来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了。

02

去年,“16岁女孩未考上985遭父亲家暴”一事冲上热搜。

女孩小吴自从父母离婚后一直与父亲生活在一起。2022年,16岁的她第一次参加高考,考上了一本非985高校。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考上一本高兴都来不及,可小吴的父亲却对此不满意。

“这所大学你不必去了,回去复读,必须考上985!”

于是,小吴就这样复读了,并且在父亲的严格监管下备战下一次高考。

然而新学期到了,父亲却不允许小吴去学校上课,而是将她“困”在家中。

并且,经常剪她的头发,不让她吃饱饭,甚至大冬天让她洗冷水澡,不让她与外界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个月后,小吴的奶奶察觉到了异常,多次劝告儿子不要使用暴力对待孩子,但他始终不听,小吴奶奶无奈之下求助于当地妇联,才让孙女得到保护。

此事一出,网友们全都炸了:

“幸好有奶奶,这父亲该去医院看看了!”

“自己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啊,对孩子要求这么高,这么喜欢985自己去考吧!”

“她女儿16岁高考就能考上大学,多少人18岁正常高考都考不上,这已经很优秀了,他也太不知足了!”

因为没考上985就对孩子施暴,家长行为实在过于病态。

没有考上名校并不代表没有好未来。

父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却不能将高分、名校当成一种执念。

家长若是因为孩子的成绩没达到自己的预期,就对孩子失望,甚至不惜动用暴力,那才是教育的悲哀!

03

之前,山东一位爸爸的话引发很多人的思考。

他说自己读小学的儿子成绩一般,以前每次看到成绩单都难免有些失望。

然而,去了一趟学校后他改变了想法。

儿子班级举办活动,他带着儿子再三叮嘱的零食去学校,看到儿子开心地把零食分享给同学们,与大家互动融洽,人缘也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幕让他想起孩子要买零食的原因:

“同学们平时经常帮助我,我想回报他们。”

那一刻,原本一直纠结孩子成绩的他突然释然了。

他说:“他只是做错了题,又不是做错了人。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更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番话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和赞同。

成绩固然重要,但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在学业上表现出色。

如果孩子真的努力了,父母也不能强求他们考高分。

何况,分数并非孩子人生道路的唯一衡量标准。

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品德、健康的身心、热爱的兴趣,这些其实都是孩子的出路。

为此,除了分数,家长们平时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心引导、陪伴他成长,孩子的未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04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可谓是操碎了心,甚至恨不得什么都给孩子安排好。

只是,为人父母者要明白:

孩子的人生属于他们自己,家长只是引路人。

我们要学着接受孩子的普通,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他们。

当孩子在多个方面都能够做得出色时,这当然是令人欣喜的。

同样地,如果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也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情。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