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7日讯(记者 陆婷婷)作为生产制造的重要原料,铜价走势牵动着用铜企业的敏感神经。历经强劲上涨,在5月创下历史新高后,近期铜价回调走,目前伦铜已较年内高点跌超13%,不过市场仍长期看涨。

花旗建议增持铜,认为每吨9500美元左右是一个不错的入场点,用铜企业会否趁着铜价回落时机补充库存?超声电子(000823.SZ)、得润电子(002055.SZ)等公司人士均告诉财联社记者,按需采购铜相关原料。铜冠铜箔(301217.SZ)称,铜价波动可转嫁至产品销售价格中。但也有电子铜箔厂商坦言,铜价波动过大不利于成本控制。

今年以来,铜价持续走高,一个月前冲击至历史高位后有所回落。行情数据显示,隔夜LME铜收于9595美元/吨,已较5月20日高点11104.5美元/吨下跌13.59%,但仍高于年初每吨8500美元左右的价格;沪铜主连近期同样出现回调,5月20日至6月26日区间跌幅约为6.85%。

卓创资讯铜行业分析师刘芸祯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铜价居高背景下,需求并不理想,虽然目前价格出现小幅松动,但依旧位于偏高水平,从下游终端需求来看,刚需采购为主。

消费电子是用铜占比较高的行业。在家电领域之外,随着新能源汽车、AI 服务器等领域的蓬勃发展,铜的消费量将大幅增长。从成本角度,铜价大涨或使行业相关公司承压,目前铜价走弱情况下,企业拿货意愿会否积极?

铜连接器厂商得润电子(002055.SZ)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去采购铜,而不是提前去买。比如说客户下了多少单,需要多少原材料,这时候再去采购。”

PCB素有“电子工业之母”之称,产业链企业生产制造中也需使用铜材。

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超声电子证券部了解到,覆铜板的原材料包括铜箔、树脂等,铜箔在公司成本中占一定比例,公司直接采购铜箔而非铜,铜箔价格也受铜价的影响,但不是铜价上涨或急剧下跌情况下就会去大量采购,会从订单和具体需求去整体判断,再进行采购。

奥士康(002913.SZ)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铜是公司产品中占比非常大的一个原材料,公司会根据现在的国际铜价积极进行规划。”

面对近期铜价波动调整,中京电子(002579.SZ)相关人士称,采购有相对的策略,会适时分析这些情况,根据价格的波动做些战略性的备货,但具体目前有没有补充库存不太清楚。

今年以来的铜价行情对电子铜箔厂商影响程度如何?铜冠铜箔方面表示,公司采用“铜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铜价波动可转嫁至产品销售价格中,同时公司也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用以规避生产经营中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不过也有铜箔企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铜价波动较大时,不利于成本控制。“因为去跟供应商谈价格时,我们是用的铜期货价格再贴一些升贴水,如果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合同里的价格跟实际购买的价格或者说可能预期到的更低的价格不符,所以一般来说铜价涨了我们的产品以及加工费也会跟着涨,但如若上下波动,可能会影响到公司实际的利润。”

PCB镀铜是消耗铜的又一环节,天承科技(688603.SH)、三孚新科(688359.SH)等上市公司则通过“工艺方案”助力行业应对铜价上涨。据了解,三孚新科旗下江西博泉脉冲电镀工艺,可有效节省铜球和金属消耗,同时提升电镀效率,量产线数量已超百条,目前该公司已和深南电路(002916.SZ)、方正科技(600601.SH)、生益电子(688183.SH)等公司保持长期合作。

“铜价下半年走势,预计先跌后涨,但高位运行趋势难改。”刘芸祯认为,跌价主因包括市场对于9月能否降息存疑虑,对温和降温的通胀保持观望,当前需求对于过快拉涨铜价也无法形成支撑等。后期上涨因素主要还是在供应端,国外矿端停产及运输干扰依旧是市场所担忧的问题,目前国内库存未见明显下滑点,后期随着铜价的回落,库存拐点有望在下半年出现,对于铜价形成一定支撑。

根据摩根大通预测,到2025年第三季度,铜价将达到11500美元的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