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龄的增长,不少小区的电梯日渐老化,故障频发,着实让居民揪心。日前,静安区彭浦镇望景苑3号楼业主在“三驾马车”指导支持下,自发、自筹、自治更换旧电梯工作有了最新进展,换梯方案获得楼栋业主高票通过,新电梯有望在今年10月完成更换并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望景苑3号楼业主自发、自筹、自治更换老旧电梯

更换电梯、维修资金续筹同步进行

望景苑建于2002年,由4幢18层高层和14幢11层小高层组成,有552户居民。“入住20多年,电梯故障频发,让不少居民头疼不已。”小区业委会副主任鲁晶介绍,因为电梯原厂家停产,故障频发的曳引机、报修即换的控制主板、磨损严重的钢缆绳、日益老化的电气开关等,只能找厂家定制零配件,导致电梯维修成本高、维修周期长。

“2022年年底,第三方机构对小区电梯进行检测发现,五个楼栋的电梯需要高级别维修,维修费预算将近10万元。”鲁晶回忆道,业委会算了一笔账,如果小区18栋楼22部电梯都如此维修的话,将严重消耗小区的住宅维修资金

“政府推出补贴商品房更换电梯的新举措,也吸引很多人关注。”望景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金梦介绍,得知“静安区政府会为商品房更换电梯提供30%的补贴”的消息,业主们纷纷提出“更换电梯”的诉求

今年2月,3号楼业主表达了“更换B电梯”的迫切愿望。业委会、居委会、物业查询发现,该楼栋维修资金余额已接近续筹“警戒线”,需要先筹集维修资金。

为缩短更换电梯的时间,在业委会的提议下,该楼栋业主自发成立了电梯更换改造自治小组,并组织楼栋全体业主协商表决, 高票通过了“续筹维修资金更换电梯”的更换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报价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决结果公示

目前,超过90%业主主动缴纳了换梯费用。 据悉,3号楼换梯项目将于近期签约,按计划将于今年10月更换完毕并投入使用。

居委、业委、物业优势互补

更换电梯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居民高度自治的工作。望景苑“三驾马车”拧成一股绳,居委会牵头议事、业委会带头管事、物业领头干事,坚持每周定期召开居委、物业工作例会,每月定期召开“三驾马车”联席会议,共商、共议、共治解决换梯难题。

“换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统一业主意愿,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金梦说,项目刚启动时,不少业主主动来居委会咨询。针对这一情况,他们收集居民关心的主要问题,以“一问一答”形式进行回复,并绘制出《望景苑小区旧梯更新问答》宣传海报,张贴到相关楼栋的电梯口。记者看到,这张海报里针对“为什么要更换电梯”“更换费用多少”“财政补贴有多少”“换梯施工、验收需要多久”等关键问题进行详尽解答。对于个别持反对意见的业主,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一起商量解决方案,协助楼栋电梯更换改造自治小组作好解释、说服工作。

为“撬动”业主自治最大化,换梯工作开展过程中,坚持以党建引领,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双管齐下,发挥好作用,为小区推动换梯工作做好各项准备。小区物业经理陶金说:“换梯施工期间,我们梳理了相关事宜,会主动提供保障服务,比如,为大型工程车预留车位、安装安全提示牌、为高层老人提供跑腿服务等。”

党建引领和业主自我管理的有机融合,吸引了更多业主积极参与,营造了自治、共治的良好氛围。值得一提的是,望景苑小区已将更换电梯的工作经验固化成制度,为后续有意向更换电梯的楼栋提供参考借鉴。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申城不少社区探索构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基层治理新要求、居民需求新变化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三驾马车”齐带头、居民自治有力量的小区氛围。新民晚报与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会同市、区房管部门、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联合在每月“物业便民服务周”期间推出系列社区治理典型案例故事,分享经验,解读政策,共画小区“同心圆”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杨玉红

图 片 | 杨玉红

视 频 | 杨玉红 任天宝

编 辑 | 陆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