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所谓全球通缉令,通常针对的都是对国家及民众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人。

因此,此类通缉令一般并不常见。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下达了全球追杀令。

通缉追杀的对象,就是恶名远播的间谍——俞强声。

至于俞强声干了什么,还要从我国的超级间谍金无怠开始讲起。

俞强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级间谍被捕

1981年7月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副局长鲍勃·伊曼,在CIA总部郑重将职业情报荣誉奖章,授予给一名华裔男子。

然而短短数周之后,这名男子现身香港,与几位中国情报高层进行了密会。

1985年11月24日,《华盛顿邮报》头版揭露了该男子被捕的消息,指控其在三十多年的任职期间里,持续向中国泄露机密信息。

一时间舆论哗然,该男子成为了舆论风暴的中心,成为了美国首位被俘获并定罪的“红色”间谍。

这个人,就是在CIA成功潜伏了37年的国际间谍金无怠。

金无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5年深秋,一个平常的下午。

一辆不起眼的普利茅斯轿车,悄然停在了华盛顿近郊亚历山大里亚的金无怠宅邸前。

门铃响起,金无怠打开门,就看到了三名联邦调查局的干员。

他们谎称近期发生了一宗,涉及机密泄露至中国情报机构的案件,因此特意来请金无怠,希望他能够提供一些线索和想法。

金无怠毫无戒备,大方地请他们进屋,围坐在餐桌旁交谈。

然而六个小时后,戴上手铐的金无怠就不再是座上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邦调查局称,金无怠在中情局工作的三十多年间,将海量情报秘密输送给了北京,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史无前例的威胁。

金无怠从始至终都出奇的冷静,当场承认了自己作为间谍的过往。

金无怠被捕的轰动消息,如同一枚炸弹,不仅震撼了美国华人社区,还激起了两岸华文媒体的连日报道。

被捕三个月后,金无怠在维吉尼亚州曼纳沙斯监狱中,用塑料袋罩头,鞋带紧缚,窒息而终,享年63岁。

这一意外结局,无疑为这起案件覆上了一层更为扑朔迷离的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8月17日,金无怠出生于北京。

18岁那年,他顺利考入了燕京大学新闻学专业。

关于金无怠间谍生涯的缘起,据他向联邦调查局的供述,是在大学期间。

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受室友引荐,金无怠结识了一名共产党员。

在他的带领下,金无怠于1984年来到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工作。

由此,迈出了其间谍生涯的第一步。

1950年夏天,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迁移,金无怠也随之一起来到了香港这片繁华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年朝鲜半岛战事骤起,1951年6月,金无怠被派遣至韩国,参与对华战俘的审讯工作。

利用这一特殊身份,他暗中向中方传递了诸多美军动态,及战俘营的内幕信息。

战事稍歇,1952年5月至1960年12月间,金无怠转战冲绳。

当时他在中情局的对外广播情报处担任语言专家,以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后的几年,他的生活轨迹频繁变动。

1961年1月,他前往加州圣罗莎工作,并于1965年取得了美国国籍;

1970年,弗吉尼亚州罗斯林的总部又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70年,金无怠的职业道路迎来了新高峰。

他晋升为中情局的情报翻译员兼分析员,得到了接触最高级别机密的权限。

1981年7月1日,金无怠在荣誉中告别职业生涯。

中情局副局长尹曼亲自为其佩戴退休奖章,表彰其近三十年来的杰出贡献与屡受赞誉的业绩。

在CIA潜伏三十多年并备受赞誉,金无怠的间谍生涯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这就让人们更加好奇,金无怠为何会在职业生涯末期暴露了身份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亦是金无怠至死都不知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秘线人逃美

1982年9月的一天,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国反情报组组长史密斯,接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电话召唤。

电话那头,同事语带急促,声称中央情报局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要他立刻到总部来一趟。

史密斯火速赶至,但迎接他的不是长篇累牍的报告,而是一张单薄的纸片。

上面寥寥数行,却字字千钧。

内容直指美国情报界已被渗透,对方已与中国合作多年。

而这一安全漏洞之所以能得见天日,完全得益于中央情报局麾下的一位神秘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线人原为中国情报界的一员,后被成功策反,代号“Planesman”。

这是一个潜水艇专有术语,意思是控制潜艇升降的舵手。

从这一代号似乎也能看出,此人在美国情报界的重要地位。

史密斯在后来回忆金无怠被捕一事时曾表示:是“舵手”的叛逃,促发了金无怠的被捕。

如果“舵手”没有逃至美国,那么金无怠一定可以活得长久,不会暴露。

而据事后得知,这位神秘的“舵手”正是中国国家安全部外事局的负责人,俞强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强声的身世背景非同一般

他的曾祖父俞明震,是晚清时期一位学识渊博、声名显赫的文人与政治家。

不仅在文化界有一席之地,更是进入了代表着文人巅峰的翰林院,文学造诣颇深。

俞明震的贡献也不仅限于文学,还积极参与国家政事。

甲午战争中,他临危受命,出任台湾布政使,肩负起保疆卫土的重任。

遗憾的是,清政府内部的纷争不久便波及到他,迫使他辞官返乡。

回到故土后,他转而投身教育事业,以满腔热忱培育英才,门下桃李芬芳。

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鲁迅先生。

鲁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俞明震曾是鲁迅就读学校的校长,对鲁迅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作为俞明震的孙子,俞启威继承了家族的优秀传统。

俞启威又名黄敬,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积极参与了包括“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在内的,多项抗日救亡活动。

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使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先驱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晋察冀根据地工作,强化了当地的政治与统一战线建设,对抵抗日本侵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俞启威在天津担任市委书记兼市长。

俞启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为这座城市的重建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奠定了天津作为新中国北方重要工业基地的地位,其贡献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俞启威与史学家范文澜之妹范瑾结婚后,育有俞强声和俞正声二子。

按理来说,拥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子女本该在父辈光辉事迹的激励下,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然而俞强声却背道而驰,走上了另一条路,成为了一名背叛国家、逃亡海外的间谍。

这不仅是对家族名誉的极大损害,也是对其父辈一生致力的理想与信念的背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弃信仰背叛国家

俞强声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是康生的干儿子,后被康生介绍到特工机构,参与情报工作。

60年代,俞强声加入了政治保卫部门,成为了隐蔽战线的一员,负责监控与抵御外部渗透。

这份工作所需要的,不仅是智慧与胆略,还要求极高的忠诚与自我牺牲精神。

然而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俞强声的心境逐渐发生了转变。

父辈为国家鞠躬尽瘁的形象,对他而言既是榜样也是压力。

而身边不断上演的政治风云,则是一记记重锤,不断考验着他的信念与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权力与财富的诱惑,俞强声没能坚守住底线,背叛了国家。

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

美国于1973年5月,在北京设立了联络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3年至1975年间,中情局在北京联络处的首位负责人,是美国特工李洁明。

至于俞强声,据《内部间谍——金无怠和中共对中情局的渗透》一书的描述,他被中情局吸收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是被北京联络处的中情局特工招募的,是李洁明之后的继任者。

1985年的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接到了一通来自美国境内的电话。

对方自称是俞强声,打算向美国政府投诚。

对方一听这人是俞强声,顿时又惊又喜,心底却有几分怀疑。

俞强声在中国情报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名鼎鼎的北美情报司司长及外事局主任,他的手中掌握着许多关键情报,且大部分都是针对美国的。

他的突然“倒戈”,对于美国情报界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意外惊喜。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此迅速作出反应,专门成立了相关小组。

目的就是要确保这位携带着宝贵情报资源的前中国高级情报官员的安全,并全力争取他的合作。

经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身份验证,CIA最终确认了俞强声身份的真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于俞强声的特殊身份和此事件的重大意义,为确保他的安全,并充分利用他所携带的信息资源,美国情报部门推动了特别法案的通过。

旨在给俞强声这样的投诚情报人员,提供法律上的庇护与安全保障。

有了这样的“保护伞”,俞强声自然是有恃无恐。

全球追捕

1986年,俞强声有了逃离大陆的打算。

他向与他联络的中情局特工,表达了自己不想在大陆待下去,想要前往美国生活的愿望。

中情局对此自然是热烈欢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深知,一旦此人离开大陆,中情局就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他带来的情报。

这一年四月,俞强声利用休假的契机,携带着国家机密材料,踏上了一条精心策划的逃亡之路。

他在美国中情局的安排下,来到了香港,停留一夜后便悄然前往了美国。

俞强声叛逃至美国之后,更是肆无忌惮地出卖国家,给中国的情报体系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他的协助下,美国情报机构成功识别并抓捕了一批,长期潜伏在美国的中国情报人员。

其中就包括了资深特工金无怠,这样级别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无怠被捕不只是一个个案那么简单,它直接导致了情报网络的连环崩溃。

未被发现的特工,因失去指挥与联系渠道,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无法继续有效运作。

这无疑是给我国的情报工作,造成了“灾难级”的冲击。

不仅损失了多年经营的情报资源和网络,还严重削弱了对外情报收集的能力。

在当时的全球局势下,这种情报工作的重大挫败,必然会影响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与应对策略,进而给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带来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1日,法新社的独家报道,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震惊了世界。

俞强声叛逃美国的消息,被公之于众。

四天后,《洛杉矶时报》引用美国政府官员的话,证明了俞强声正是导致金无怠身份曝光的关键人物。

1990年3月17日,李洁明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将金无怠的被捕,描述为中情局对中国国安部渗透的一次“精彩表现”。

对于俞强声的叛逃行为,中国国家安全部展示出了零容忍的态度。

我国迅速采取了严厉的应对措施,下达了全球追捕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俞强声叛逃美国后的最终命运,一直以来流传着不同的说法和传闻。

有人说,俞强声在美国与一名台湾女子结婚,并改随女方姓氏为张。

在中情局的严密保护下,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而另一种传言,更是大快人心。

据称,尽管俞强声一度在美国获得了保护,但两年后,我国安全部门的五名精锐特工跨越重洋,在南美洲某国海域成功执行任务,将俞强声暗杀。

参考文献

[1]赵锐. 《内鬼》(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山东大学,2020.

[2]钱江.燕京人中“超级谜团”金无怠[J].世纪,2019(01):41-47.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