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石河子广场、公园、街头游园、分车带内开满了橘黄的大花萱草,格外夺目,给城市增添了靓丽的景观和色彩。目前,正是大花萱草盛开的季节,但个别市民误将大花萱草当成食用黄花菜,在遛弯散步时顺手采摘,满足口腹之欲,殊不知,观赏花卉大花萱草并非可食用的黄花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花菜和大花萱草非常相似,两者都属于百合科萱草属类植物,植株也都含有秋水仙碱,只是黄花菜的含量相对较低,而大花萱草的含量则要高不少。但即便如此,食用生鲜的黄花菜也会有中毒的危险性。因此黄花菜有“食干不食鲜”的说法,晒干后黄花菜中的秋水仙碱含量会大大降低,中毒的危险性也就基本没有了。但有的朋友也爱吃新鲜黄花菜,那就要必须经过反复浸泡和焯水才能稀释秋水仙碱的含量,但通常仍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大花萱草等观赏用萱草中的秋水仙碱含量很高,即使经过高温的处理,含量依旧不会减少,完全不适宜食用。秋水仙碱本身无毒,进入人体后代谢为有极强毒性的二秋水仙碱,对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血尿、便血,此外还可以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麻痹神经和平滑肌,甚至可麻痹呼吸中枢导致死亡。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血液净化治疗。不仅如此,公园绿化带里的萱草还会定期进行喷药除虫、施肥,表面有可能附着其他有害物质,根本不适合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往资料显示,成年人如果一次食用100克以上的鲜黄花菜(含有0.1毫克~0.2毫克的秋水仙碱),就能引发中毒症状,一次性食用7毫克~65毫克的秋水仙碱就可能致命。园林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对于不了解的植物不要轻易入口,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请勿采摘种植的大花萱草食用,以免发生中毒事件。(通讯员 杨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