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银行副行长坠楼的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阿祖为什么才写?跳楼自杀毕竟是一个“悲伤”的事情,阿祖不想蹭这种热度。

关于银行的新闻最近出的比较多,先是一位小朋友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继承他们家的家产。

后面,又有一位举“报”不避亲的前儿媳举报前公公:身为银行普通职员却买千万元别墅。

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看,银行的工作怎么都是“肥差”。

经济前景这么不明朗的环境下,在银行已经做到管理层有身份有地位、且过了知天命年龄,足以看开一些事情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跳楼?

警方只给出了一个排除他杀的结果,答案笼罩在迷雾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ONE

画像

6月18日下午2时20分,西安银行副行长狄浩,站在了西安市高新路与科创路十字东北角尚中心大厦的顶楼。

纵身一跃。

很快,坠楼的狄浩被人发现。报警、打120,警车、救护车接踵而至。

遗憾的是,狄浩当场被宣布死亡,医护人员认为已经没有拉到医院抢救的必要。

狄浩死亡的日期是星期二。

工作日。

他应该还有工作需要处理。两天之后,西安银行将会举办股东大会,他也需要参加,见证新一轮高级管理层的诞生。

狄浩死亡的地点是尚中心大厦,距离他日常办公的地方——西安银行总行大楼,仅一街之隔,不足18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选择跳楼前,他应该望了望这个他曾经工作多年的地方吧。

狄浩的“人物画像”简直是当代银行人的榜样。

1973年9月出生,处女座,陕西人。

21岁参加工作。

他在银行的第一份工作是银行柜员。起点很低,但不要紧,这只是狄浩故事的开端。

后来,他又在网点、支行换了多种岗位。

一步一步,往上爬。

2012年5月,狄浩获得首届西安青年五四奖章。当时,全市获此荣誉的人仅有20个。

这是狄浩经历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四年之后,狄浩爬上西安银行副行长的位置。那年他43岁,是西安银行最年轻的副行长。

这是他第二个人生高光时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啊,一旦熬到高位难免容易“飘”。

狄浩没有。

他低调,非常低调。

在公开场合和内部场景很难找到他活动和言论痕迹。

但此后,狄浩的职场晋升之路戛然而止。

8年,整整8年,他没有任何晋升,也没有再获得什么值得一提的荣誉。

他是因为曾一路披荆斩棘,坐到高位,但长达8年没有新的上升而“郁郁不得志”,所以选择轻生吗?

我们不得而知。

但在他跳楼的前后,西安银行确实发生了较大的人事变动。

Two

超期任职

4月25日,证监会陕西监管局向西安银行下发《关于对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廖志生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

决定书显示,西安银行现任独立董事雎国余、廖志生截至2022年11月已连续任职满6年。雎国余2023年3月向该行提交辞职报告,但该行至今未完成独立董事的补选工作;

廖志生明知连续任职已超6年,仍继续任职并领取津贴,至今未向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

高管超期任职在西安银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按照流程走,上市公司应当自独立董事提出辞职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补选工作。

但是西安银行并没有按规定行事。

主要原因在于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独立董事的履责监督,增加了作为独立董事的风险。

独立董事之外,监管对银行保险机构也提出了“关键人员7年轮岗”的要求。

西安银行依旧没有按规定办事。

狄浩、张成喆、黄长松3人任职西安银行副行长的时间都是从2016年8月16日开始,截至2024年6月,任职时长均超过7年零9个月。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可以在一个位置上坐的稳稳的,他会怎么做?

没有野心的会懈怠,有野心的会气馁。

这些东西会导致一个结果:

业绩下滑。

给大家看几组数据,截至2023年末,西安银行利润总额23.96亿元,同比下滑3.21%,这是西安银行利润总额连续第四年下滑。

2020年至2022年,西安银行利润增速分别为-3.65%、-0.46%、-19.11%。

分红方面,同样不理想。

2023年,西安银行分配预案为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0.56元(含税),合计分配2.49亿元。2021年、2022年的数字分别是8.44亿、7.33 亿。

不良贷款率方面,西安银行的成绩同样很差。

2024第一季度,西安银行的不良贷率是1.43%,较上年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有人认为业绩差,或许是狄浩选择自杀的原因。

可是,西安银行又不只有他一个副行长,天塌了不需要他一个人顶。

再或者,他可以选择离职。放弃功与名。

还有一些“阴谋论”的猜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死账烂。